將軍澳(Tseung Kwan O)位於新界東西貢區南部,佔地約1,718公頃,原地是同樣名為將軍澳(Junk Bay)的海灣,現已大幅填海,連同周邊山地發展成將軍澳新市鎮(Tseung Kwan O New Town),乃政府着力拓展的「第三代新市鎮」,發展始於1982年,主要分三期進行。至2016年,區內人口已達39.6萬。[1]
按照政府原有規劃,將軍澳新市鎮中南部及北部,即寶林、翠林、坑口、將軍澳市中心及調景嶺以高密度住宅區為主;東南部大赤沙與小赤沙則規劃為工業區及堆填區,近年小赤沙一帶亦已轉型為住宅區。
將軍澳新市鎮屬於新界西貢區,但社區結構與一般認知上的新界「西貢」鄉郊地區截然不同,反而與九龍觀塘區唇齒相依,令不少市民把將軍澳誤解為九龍區的一部份,部份區內設施(例如商場及酒店)甚至宣稱地處「九龍東」。
歷史
盤古初開
將軍澳原是調景嶺與清水灣半島之間的海灣,形狀呈布袋形,後用作海灣地區一帶的統稱。「將軍澳」一名早在明朝或之前經已出現,成書於萬曆年間(1573-1620)的《粵大記》所附的〈廣東沿海圖〉已有顯示「將軍澳」,現時屬於將軍澳新市鎮的「赤沙」亦見於該圖中;萬曆九年(1579年)撰成的《蒼梧總督軍門志》中的〈全廣海圖〉,更註明「將軍澳可避颶風,至龍船灣半潮水,至擔竿州二潮水……(後文難辨)」[2][3],可見在明朝中期將軍澳已成為往來船隻紛至沓來的避風良港。
明末清初的歷史文獻對將軍澳描述甚少,有歷史學家以將軍澳作為避風良港的地位及其地理特點,推斷在清初「遷海」實施前,將軍澳可能是一處以漁民為主的聚居點[4]。「遷海」政策廢除後,不少客家移民受朝廷鼓動,從大陸各處遷徙往復界地區,當中移到將軍澳海灣一帶的客籍移民在海灣東北部沿岸分別建立坑口村、魷魚灣村及將軍澳村三條村落聚居,以坑口村為較早建立者。三村居民俱以捕魚為生,亦有以耕種、養畜為業者。[5]
開埠之初
英廷自1842年起相繼佔領港島、九龍半島及新界,將軍澳一帶亦在1898年成為英界,港灣成為英國海軍停泊軍艦的地點之一,但將軍澳仍為人煙稀少之地。然而,由於香港開埠後對漁獲、柴草等的需求日漸增加,坑口村與港島筲箕灣、西灣河一衣帶水,遂成為清水灣半島及西貢一帶各村貨物集散地;亦因清水灣道及西貢公路尚未開闢,坑口是附近村民外出的中轉站,當年西貢墟村民要到港九市區,多從西貢乘船前往小清水(銀線灣),徒步跨過現時坑口道的山丘到坑口村一帶,再轉乘街渡往港島。1867年,上洋村村民劉樹棠利用其在渣甸船務公司擔任學徒所存的積蓄,於坑口開設同泰機器廠及造船廠,隨後附近不少村民亦在船廠附近開設店鋪數十家,漸成繁盛墟市,即日後所稱的「坑口墟」,[6]成為西貢墟以外另一商業重鎮。
戰後,清水灣道及西貢公路開放民用,坑口墟失去交通樞紐的地位,加上軍部在坑口墟附近設立軍火庫,並限制市民出入坑口墟、大坳門及兩地之間的地段,只限持通行證的居民進出[7],令坑口墟經濟狀況衰退。即使軍火庫保安措施在1957年解禁,昔日坑口墟繁華盛況不再復見。不過,當局在1960年將坑口列為拆船區,鴨仔灣海岸滿布拆船廠,自此美國造船廠、會德豐鐵廠(Fuji Marden & Co. Ltd.)、清水灣電影製片廠、香港氧氣(廠址即今清水灣半島屋苑)、捷和神鋼等企業相繼於區內設廠,令坑口鎮頓成重工業重鎮,漁村風貌大變。另一方面,香港著名企業家龐鼎元在1958年以50多萬元,向港府購入調景嶺一幅近50萬呎的臨海地皮,1961年正式經營紹榮鋼鐵廠。
新市鎮發展
港府早在1960年已計劃將將軍澳發展成新市鎮,後來因故作罷。至1980年9月,新界拓展署(今土木工程拓展署)成立「將軍澳新市鎮拓展工程處」,開始研究將軍澳新市鎮規劃藍圖。1982年行政局落實發展將軍澳成為香港第七個新市鎮,分三期拓展。
新市鎮第一期包括現今寶林、翠林、坑口及小赤沙一帶,在1983年動工,[8],港府把將軍澳灣填平,並將所得之新填地連同在狹長海灣兩旁部份斜坡上開拓之平台用作發展新市鎮[9]。寶林、翠林、坑口主要發展公營及私營房屋,小赤沙主要用作工業及堆填區之用。第二期發展在1987年落實,以尚德一帶為主要發展地段。
將軍澳新市鎮首個公營房屋項目——寶林邨在1988年4月入伙,同年翠林邨亦同告落成;而前者附設的迦密主恩中學則提早在1987年9月新學年開課,可謂將軍澳新市鎮發展一個重要里程碑。嗣後坑口在1990年代逐漸發展成另一住宅區,新市鎮第一期宣告大致完成。另一邊廂,政府在大赤沙建造將軍澳工業邨及新界東南堆填區,同時進一步闢拓土地,用作發展重工業,第二期發展的將軍澳工業邨在1995年逐漸入伙。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第三期拓展工程在翌年4月23日展開,建設將軍澳市中心;被視為政治敏感的「反共基地」調景嶺平房區遭夷為平地,連同填海土地用作興建公營房屋。將軍澳市中心以北的尚德邨於1998年建成,新市鎮範圍漸向西南海岸伸延。
當局在將軍澳新市鎮規劃之初,已提出興建地鐵支綫貫通區內[10],因此新市鎮各個小區主要是圍繞地鐵站預留位置發展,並非如本港以往各新市鎮般以鐵路定綫遷就地區發展。此設計雖然方便居民乘搭地鐵,但行人往返各小區則未見便利,為人所詬病。地鐵(今港鐵)將軍澳支綫在2002年8月18日通車,改善將軍澳對外交通接駁之餘,亦象徵將軍澳已發展為配套完善的新市鎮,運輸署亦推行一連串巴士路線重組。[11]
伴隨地鐵通車而來的將軍澳市中心經過多年大興土木,現時私人屋苑、購物商場與酒店雲集。不過,將軍澳大型商場多以行人天橋互相連接,令將軍澳有「無街之城」之稱。
過去,將軍澳海灣及陸地英文名稱一度採用「Junk Bay」,據聞是英人到將軍澳勘察時灣內泊滿中式帆船(或稱「戎克船」,junk),因而命名為「Junk Bay」。政府「地名訂正委員會」在1989年6月確立音譯「Tseung Kwan O」為將軍澳新市鎮正式英文名稱,此後「Junk Bay」主要用於指將軍澳海灣。縱然如此,由於「junk」一詞同時有「廢物」、「垃圾」之意,因此曾誤傳「Junk Bay」之名源於垃圾堆填區,甚至斷言將軍澳填海區乃傾倒垃圾而成,如1999年地鐵將軍澳綫動工,導致坑口安寧花園出現不正常沉降,有傳言指屋苑所處土地是由垃圾填出,並引「Junk Bay」一名引證。然而,將軍澳首個堆填區在1978年才開始運作,「Junk Bay」一名遠早於有關堆填區出現,所以有關傳言並不正確。
分區
將軍澳新市鎮八個分區之地域劃分,由政府「地名訂正委員會」在1989年6月確定,分別為「寶林」、「翠林」、「坑口」、「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百勝角」、「小赤沙」及「大赤沙」,紅色公共小巴嚴禁在區內提供服務。
寶林
寶林(Po Lam)是將軍澳新市鎮首個發展的區域,其名稱源於寶林邨,而寶林邨一名則來自寶琳路。
寶林區主要為住宅區,有寶林邨、景林邨兩條公共屋邨,亦有多個私人屋苑,而目前將軍澳規模最大的商場新都城中心亦在此區內,各期分佈於港鐵寶琳站四周。區內康樂文化設施齊全。由於發展年期較早,將軍澳不少社區及文康設施,例如公園、游泳池及圖書館均設於此區,因此是將軍澳發展初期的實際市中心所在,比後來出現的「將軍澳市中心」更切合「市中心」的地位。
翠林
翠林(Tsui Lam)位於寶林西面之山麓,以區內的翠林邨命名。翠林邨是將軍澳第二條落成的公共屋邨,亦為區內少數不是建於填海地上的屋邨之一,在1988年入伙。
除翠林邨及其附屬居屋景明苑外,私人參建居屋康盛花園以及村落茅湖仔村亦屬翠林區。
坑口
昔日坑口是清水灣半島以至西貢區主要商貿、行政及工業中心,坑口鄉事委員會管轄範圍遍及井欄樹、大埔仔與大環頭。
港府在1980年代末在坑口墟(即今將軍澳醫院)對出的鴨仔灣填海造地,作為將軍澳新市鎮一部份。填海區上的道路網絡,即常寧路、重華路及培成路組成單向迴旋系統,供車輛圍繞東港城及港鐵坑口站行走,有「坑口圈」之稱。
發展至今,西貢區議會及西貢民政事務處辦事處均設於明德邨巴士站旁的「西貢將軍澳政府綜合大樓」,故坑口亦可說是現時西貢區的行政中心。
調景嶺
調景嶺(Tiu Keng Leng)位於將軍澳新市鎮西南部,自五十年代起用作寮屋區,安置國共內戰後南逃的國民黨軍眷遺民為主,曾有「小台灣」之稱。隨着香港主權移交以及新市鎮發展,當局在1997年清拆調景嶺平房區,其後在其對開海域填海興建房屋。
調景嶺平房區夷為平地後,居屋「健明苑」建築工程隨即展開;政府2002年11月停建及停售居屋後[12],房屋委員會改之作出租公屋之用,即今日的健明邨;其東部的香港調景嶺中學原址及對開的填海區則建成屋苑彩明苑。港鐵調景嶺站為將軍澳綫及觀塘綫的轉綫站,亦為後者的東端總站,上蓋建有都會駅。[13]另一方面,紹榮鋼鐵廠原址在調景嶺平房區清拆後,亦改建為私人屋苑維景灣畔。
將軍澳市中心
將軍澳市中心(Tseung Kwan O Town Centre)即尚德邨及其以南一帶,名稱早在1989年由政府確立,區內首項建設尚德邨於1998年入伙。然而,該區在2002年地鐵(今將軍澳綫)通車前非常荒蕪,社區設施亦頗為匱乏,遠不及已發展十多年、擁有大型商場及文康設施的寶林。「將軍澳市中心」一名當時根本名不副實,故鮮有居民採用,多以「尚德」指稱該區。
至2010年,將軍澳市中心已發展區域仍限於至善街以北,該處除尚德邨及其附設的居屋屋苑外,亦有將軍澳中心、將軍澳廣場、君傲灣以及港鐵將軍澳站上蓋物業天晉等私人屋苑,另私人參建居屋寶盈花園亦在區內。至善街以南的地區(將軍澳第66-68區)除播道書院及高爾夫球場外,其餘地方當時仍為曠地。2010年代伊始,港府先後拍賣至善街一帶多幅住宅用地,近年多個嶄新私人屋苑已於該處建成。
百勝角、小赤沙及大赤沙
街道結構
目前將軍澳連繫九龍的主要對外道路有四組,包括將軍澳隧道及寶琳路,連接新市鎮範圍內的將軍澳隧道公路及寶琳北路,接駁寶順路貫通寶林、坑口與將軍澳市中心;因此寶順路具有「主要幹路」(Primary Distributor)的功能,負責引領將軍澳隧道車輛至新市鎮各區,與寶順路相交道路包括寶寧路、寶琳北路、寶康路、環保大道、將軍澳隧道公路、景嶺路、唐明街、翠嶺路及寶邑路,皆為區內主要道路;至於位處將軍澳南之百勝角、小赤沙及大赤沙則以環保大道連貫起來。
坑口另有坑口道與影業路連接清水灣道。清水灣道雖同為連接九龍的道路,但較少人以此途徑前往九龍,公共交通亦只有九巴91M線及新界專綫小巴11、11S線取道之,皆以香港科技大學和清水灣道沿途的乘客為主要服務對象。
將軍澳-藍田隧道與將軍澳跨灣連接路於2022年通車,連接日出康城、將軍澳市中心與茶果嶺、東區海底隧道,方便來往將軍澳的車輛直接使用東隧過海,也惠及往返將軍澳南工業邨與堆填區的重型車輛,不需行經住宅區道路。
交通服務發展
區內線:如九巴296M、298E及298F線,與其他同公司的將軍澳對外路線設有轉乘優惠。
來往港島:居民大多依賴港鐵。多條隧巴如691、692、693線均已取消,只剩下690及694線全日服務。惟將藍公路通車後開辦的690S線走線直接,頗受歡迎。
來往九龍:有中長途巴士線來往黃大仙、九龍城、油尖旺、深水埗,亦有短途巴士線來往觀塘。不過部分與港鐵觀塘綫重疊的路線,如298B、796S線等則因客量不足而取消,或大幅縮短服務時間。
來往新界:除了西貢可直接乘搭792M線外,早期主要依靠296A、98A線或鐵路到觀塘轉車。後來新巴和九巴先後分別開辦來往沙田的798系及荃灣的290系,備受居民歡迎。另有A29、E22A等線來往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東涌。
圖庫
註釋、參考資料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香港便覽——新市鎮、新發展區及市區發展計劃〉,2016年5月。
- ↑ 最後一句似為「至淘濘山一潮水」;按「龍船灣」即今糧船灣。
- ↑ 此圖載於哈爾.恩普森(Hal Empson),《香港地圖繪製史》(Mapping Hong Kong: A Historical Atlas,香港:政府新聞處,1992年),第82-83頁。
- ↑ 黃永豪,〈從坑口墟到將軍澳新市鎮〉,載《西貢歷史與風物》(香港:西貢區議會,2011年3月新版),第56頁。
- ↑ 黃永豪,第57頁。
- ↑ 蔡子傑,〈百年小鎮夷平地,坑口繁華一夢消〉,載《西貢風貌》(香港:西貢區議會,1995年1月),第32-33頁。
- ↑ 黃永豪,第64頁。
- ↑ 黃永豪,第73頁。
- ↑ 規劃署:將軍澳規劃原則及概念
- ↑ hkitalk.net:將軍澳地鐵走線規劃文件
- ↑ 共建交通新網絡 便捷連繫將軍澳,政府新聞公報,2002年7月24日。
- ↑ 立法會第八題:停建及停售居者有其屋單位,2003年10月8日
- ↑ 「駅」,粵音同「亦」(jik6),「驛」的簡化日文漢字。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香港各區 | |
---|---|
香港島 | |
九龍半島 | |
新界東 | <西貢區> 西貢市中心 • 清水灣 • 大網仔 • 北潭涌 • 將軍澳(翠林 • 寶林 • 坑口 • 將軍澳市中心 • 調景嶺 • 百勝角 • 日出康城 • 將軍澳工業邨) <沙田區> 顯田 • 大圍 • 沙田市中心 • 沙田圍(水泉澳) • 火炭(沙田馬場) • 小瀝源 • 亞公角 • 大水坑 • 馬鞍山 • 白石半島 • 科學園 • 馬料水 <大埔區> 大埔墟 • 大埔中心 • 太和 • 林村 • 大埔滘 • 大埔工業邨 • 船灣 • 白石角 • 西貢北(十四鄉) <北區> 古洞(馬草壟 • 蕉徑) • 上水 • 粉嶺(粉嶺南 • 聯和墟) • 皇后山 • 坪輋 • 打鼓嶺 • 沙頭角 • 文錦渡 |
新界西 | <葵青區> 北葵涌 • 中葵涌(葵涌邨 • 大窩口 • 葵盛 • 葵興 • 葵芳) • 荔景山 • 青衣 • 青衣市中心 • 葵青貨櫃碼頭 • 醉酒灣 <荃灣區> 青洲仔半島 • 馬灣 • 小蠔灣 • 青龍頭 • 深井 • 荃灣西約 • 柴灣角 • 西樓角 • 荃灣市中心 • 荃灣南 • 梨木樹 • 石圍角 • 大帽山 <屯門區> 虎地 • 兆康 • 良田 • 大興 • 新墟 • 屯門市中心 • 安友 • 老鼠洲 • 三聖及青山灣 • 掃管笏 • 小欖 • 大欖 • 散石灣 • 屯門碼頭區 • 望后石 • 稔灣 <元朗區> 天水圍(嘉湖山莊) • 廈村 • 洪水橋 • 屏山 • 元朗市 • 元朗工業邨 • 十八鄉 • 八鄉(橫台山 • 大江埔) • 錦田 • 新田(牛潭尾 • 錦綉花園 • 加州花園 • 落馬洲) <離島區> 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 • 後勤區) • 赤鱲角 • 東涌(東涌市中心 • 東涌北 • 東涌西 • 東涌南 • 馬灣涌) • 大澳 • 昂坪 • 石壁 • 水口 • 塘福 • 長沙 • 貝澳 • 梅窩 • 伯公坳 • 愉景灣 • 小蠔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