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貿易戰爭第一次中英戰爭中國叫佢: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係1840年1842年大清道光二十年到廿二年)間,英國派兵打大清嘅一場,呢場仗嘅導火線,係英國強行向中國推銷鴉片,最後大清打輸咗。鴉片戰爭一般認為係中國近代史嘅開端。

第一次鴉片戰爭形勢圖

英國方面成日將第一次鴉片戰爭稱為第一次中英戰爭。有時亦將佢稱為鴉片戰爭,雖然呢場仗只係鴉片戰爭嘅一部分。

呢場仗一直係斷斷續續進行,期間嘅一系列戰鬥同軍事行動相互之間並無關聯。

背景

編輯
 
英國喺印度嘅鴉片儲存庫


大清自康熙以嚟一直收緊外貿政策,只准番商廣東收泊交易[未記出處或冇根據]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廷進一步限制外人來華貿易,批准兩廣總督提出嘅《防範外夷規條》,除咗嚴格限制外人來華貿易之外,更規定武器、米糧、硝磺、鐵鍋、廢鐵同各種鐵器都唔准出口。蠶絲、綢緞出口數量亦都有規定。正正係大清呢種保守嘅鎖國政策,埋下同英國衝突嘅原因。

由於中國出產嘅茶葉絲綢奢侈品歐洲好受歡迎,英國人希望中國可以開放貿易。但英國出口嘅羊毛呢絨呢啲工業製品喺中國就冇乜人候(讀陰平聲或者第7聲),兩國貿易為英國帶嚟龐大嘅貿易逆差入超)。而英國響18世紀開始實行金本位貨幣政策,而清廷用作為貨幣,由於同中國嘅所有貿易要用銀兩折算,令英國要響歐洲大陸買入白銀作貿易用途,金銀一買一賣,令英國人入超。

 
中國人食緊鴉片

為擺脫貿易逆差,英國響佢殖民地印度走私鴉片來華。由於吸食鴉片會上癮,故此中國歷代嚴格控制佢入口。清廷喺雍正年間已明令禁煙。但鴉片販唔理禁令,賄賂清廷官吏,勾結國人,喺廣州對出嘅伶仃洋利用特製快艇進行鴉片武裝走私。由於走私鴉片利潤和味,鴉片走私來華日益嚴重,由道光元年(1821年)嘅四千幾箱,到道光十八年(1839年)間已猛增到四萬零二百箱。令英國出超,並反令中國入超[1]

「鴉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2]。鴉片大量輸入,令中國每年白銀外流達六百萬兩,中國國內發生嚴重銀荒,造成銀貴錢賤,出現通貨膨脹,令清廷財政枯竭,國庫空虛。鴉片貿易嚴重更敗壞社會風尚,摧殘人民身心健康,同時更破壞社會生產力,造成東南沿海地區工商業蕭條同埋衰落。

由於鴉片嘅危害日趨嚴重,使到朝野上下禁鴉片呼聲日趨高漲。1838年底,清朝道光帝頒佈禁煙命,派埋欽差大臣湖廣總督林則徐去廣州負責執行,就係史上著名嘅虎門銷煙。將大部分法律上屬於英國人嘅鴉片全部銷毀晒。

英華戰前衝突

編輯

大清同大英因為貿易時有衝突,一方面大清要維持自己天朝地位,而大英亦力求平等交往。

駐省商務大臣

編輯

1833年,因為英國畀東印度公司嘅200年對華貿易專利屆滿,英國打算畀各商人自由嚟中國做生意,唔使俾英國駐省商務大臣管。1833年9月10號,英廷命公爵納鼻夏,名威利林尊者,做英國全權大臣。佢帶埋萄魯頓同埋爹鼻士兩個去省城。呢兩個人舊底係東印度公司驗貨官,家下係左右副商務大臣。三個人坐戰船顏頓麥號來華,1834年7月15號澳門。萄魯頓有事要走先,咁爹鼻士就成為副商務大臣。7月23號,正副商務大臣暨參贊通事等坐戰船顏頓麥去到虎門外面全璧停船。原因係納鼻夏喺英京倫敦已經領有理藩院彭夏士頓密意,凡係英國戰船都唔可以入虎門。7月25號,納鼻夏坐三板到省城,佢稟督憲,話自己係英國使臣,家下呈上理藩院文憑,做駐省商務大臣。督憲唔收佢,重鬧洋商行長伍子垣葉摭田盧文錦人等,做乜無護照都畀佢擅入省城,叫納鼻夏去澳門,遲咗就停貿易。不過,納鼻夏仍然留喺省城十三行[3]

1834年9月2號,督憲派兵一旗駐十三行,唔畀做生意。又派水兵唔畀人供糧水畀洋人。納鼻夏求救全璧嚴毛賤同埋顏麥頓兩隻戰船,兩隻船入虎門停喺黃埔。官兵見到嚇親,但係戰船無乜動靜,就迫令納鼻夏去澳門。要佢身離省城,同埋兩隻船返去全壁,先至有生意做。納鼻夏9月29號去澳門,跟住又可以做返生意[3]

1834年11月11號,納鼻夏喺澳門去世。爹鼻士補位,但係理藩院未准,中朝又唔知佢補缺,好難搞。1835年1月,爹鼻士辭職。於是,頭等寶星羅便臣補正商務大臣個位,阿士他路做咗副商務大臣,參贊二律(又譯義律)做右副商務大臣[3]

1835年1月22號,英國帆船亞機利號船主馬當路,由濱哥路去澳門,經過善尊海島,派人想喺度睇下點過沙坦,點之有強盜擄人勒索銀五百,但係船主無錢,唯有兜路去澳門求救。商務大臣開會,義律同船主同通事郭士拉普入城搵督憲,又俾人打,又話稟式唔啱唔受。最後唐官知道事關人命,2月26號救返啲人,交畀羅便臣[3]

搬竇

編輯

經過擄人呢件事,1835年11月,羅便臣同英商就決定搬去伶仃島。一來商船入黃埔,都要領牌照先可以入,伶仃係必經之路,近啲方便啲。二來伶仃島喺虎門以外,唐官理唔到。三來唔似喺澳門咁多掣肘,可以自己保護自己。所以之後,有英船都停船喺伶仃島,或者靈濤(即係大嶼山),或者香港。不過伶仃島有個唔好處,就係夏天成日打大風,好唔方便。所以,西商會議就決定春令就泊香港,商務大臣就由得佢哋[3]

道光十五年,1835年12月14號,理藩院彭夏士頓公爵撤咗商務大臣之缺,之後所有商務都交畀二律搞,做咗英廷駐省欽差。二律喺呢日呈上鄧撫憲,另加唐文千字,請求留喺省城辦公。撫憲叫佢留喺澳門,佢上奏畀皇帝愛新覺羅旻寧。道光十七年,1837年3月18號,皇帝批畀佢駐省城辦商務,但一切如舊,唔可隨便入城。因為呢段時期有好多海賊,二律求英廷派多兩架戰船畀佢差遺,保護英商[3]

禁鴉片

編輯

1837年,大清皇帝下禁洋藥(即鴉片),凡係賣洋藥嘅商人都要離開中國。9月29號,省憲督撫要二律凡洋船載洋藥都禁入口,二律答話佢呢個欽差搞得掂。因為洋商賣洋藥,1821年已經得撫憲文憑,畀佢哋泊伶仃、黃埔同省城。1837年11月,二律接到理藩院彭夏士頓文書,以後寫畀撫憲嘅信,都唔會有稟字。佢話呢件事畀撫憲知,撫憲唔開心,唔畀佢留喺省城,要佢返去澳門[3]

1838年7月13號,英國水師提督蔑連,搭第七十四號坐駕船和立士利號,帶埋戰船亞利稼連去澳門。蔑連見二律之後,一齊去銅鑼環銅鑼灣)。二律命賣洋藥嘅船去晒銅鑼環。二律邀撫憲去睇戰船,撫憲話以後文書永絕,往來一定要寫稟字先收。咁啱帆船科路近號船主差度蔑士,轉搭第二隻船逢卑號,由港去省,經過虎門,虎門炮臺炮擊隻船。跟手官兵上船查,問有無蔑連戰船嘅英兵,問過無先畀過[3]

紥喺銅鑼灣嘅蔑連,聽到之後即刻坐戰船上虎門龍吉。龍吉度有水師提督關天培,派人話二律不恭,戰船無故灣泊龍灣有違和約。龍吉就話佢嚟質問做乜查英船,藐視英廷,辱佢。重話東印度公司約滿,今後英船由英國皇家保護[3]

呢年,督撫奏洋藥之弊。洋商亦陳論洋藥都賣咗好耐,請求照舊貿易,不過唐官堅拒。1839年1月,鄧撫憲傳諭所有賣洋藥嘅洋商都要走,之後有賣洋藥都要伏法。重按黃帝要查封,一定要根絕。2月26號,有唐人賣洋藥,查過後送去十三行正法。洋商都下旗致吊。1839年3月,中國欽差林則徐通告行商洋商,賣洋藥者死,一定要交晒出嚟。3月21號,在省洋人唔可以去澳門,唔准書信。又由黃埔派兵去十三行[3]

英國出兵

編輯

1839年7月,九龍尖沙咀村發生咗林維喜事件。英國水兵喺村內醉酒鬧事,打死咗村民林維喜,林則徐要求英國商務總監義律交出兇手,義律就自己輕判了事。件事因而成為鴉片戰爭嘅導火線。

8月初,中國禁煙消息傳至英國,英國國會對此進行激烈辯論,喺維多利亞女王嘅影響下,最終僅以271票對262票通過軍事行動[4]

喺中國發生嘅事,已經引起我國臣民同呢個國通商關係中斷,朕已極嚴重注意,並會繼續注意影響我國臣民利益與王室尊嚴嘅事。

10月1號,英國內閣以商務受阻及大英子民生命受到威脅為理由,作出「派遣艦隊去中國海」嘅決定,雖然依據中國法律英國人無權喺中國領土存放鴉片。1840年2月,英國政府任命懿律同埋義律為正/副全權代表,懿律為侵華英軍總司令。4月,英國議會正式通過發動戰爭嘅決議案,派兵侵略中國。同年6月,懿律率領嘅英國艦船40幾艘同士兵4000人嘅機動艦隊從印度出發到達中國海面,標誌著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開始。

英國出兵嘅深層原因據羅茲墨菲分析[1],係為咗擁有同巨大嘅中國市場自由貿易嘅機會,從而能夠直接進入中國市場。並且希望清朝政府能夠承認英國係平等國家。而中國以天朝自居嘅傲慢態度,令英國無法容忍遭受輕視或忽視同埋遭受排擠,中國嘅態度喺當時已經進入近代世界嘅國際社會中顯得格格不入。英國將中國嘅拒絕睇成係落後嘅表現,而部分西方人亦有一種必要時訴諸武力,將中國推向近代世界嘅使命感,認為噉對雙方都會帶嚟利益。正係雙方嘅自大,導致正面衝突嘅爆發。

戰爭經過

編輯

1840年,英軍到達廣州海面,但俾早已喺當地駐兵準備嘅林則徐擊退,之後轉而攻擊廈門,亦俾閩浙總督鄧廷楨擊敗,不過沿海各省除林則徐同埋鄧廷楨外,都冇事先備戰,因此英軍接著北犯浙江,順利攻陷定海。道光帝因林維喜事件免除林則徐嘅職務,派琦善同英國談判,簽訂《穿鼻草約》,但由於英國提出嘅條件太苛刻,引起道光帝不滿,道光帝於是派奕山為靖逆將軍去廣東指揮作戰,英軍隨即進攻廣州,以死9人代價擊敗2萬中國軍隊,奕山掛白旗向英軍投降,唔單止率領部下撤離廣州重向英軍畀咗600萬銀元做贖城費。8月27號,英軍再次侵入浙江,1842年攻到南京,3月10號中國軍隊反攻失敗後被迫再次同英國談判。

戰爭結果

編輯

清政府被迫喺南京靜海寺同英國政府議約,雙方共喺寺內議約四次。1842年8月29號,中國清政府全盤接受英國提出嘅議和條款,喺英軍旗艦「皋華麗」(又譯康華麗)號上正式簽訂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滿足英國大多數嘅要求。

香港島因此割讓咗畀英國,上海、廣州等五大口岸被迫開放畀英國人貿易同埋居住。

影響

編輯

鴉片戰爭以前,中國係一個獨立自主嘅皇權專制國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權;鴉片戰爭之後嘅南京條約以及其後嘅一連串不平等條約,嚴重破壞中國部分主權,鴉片戰爭開啟咗之後百年受到西方世界殖民主義侵略嘅歷史。

清中葉自嘉慶、道光年間以後,中國社會已經有種種嚴重問題,包括土地兼併、人口過剩、貪官污吏等[未記出處或冇根據],但喺川楚教亂之後幾十年嘅太平,令當時嘅社會問題隱而不現[未記出處或冇根據],鴉片戰爭雖然直接影響嘅地區唔多,但對於清朝嘅權威有所打擊,好多社會上嘅問題逐漸浮現,造成較多嘅民變發生,間接促成太平天國嘅興起[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從歷史嘅宏觀來睇,鴉片戰爭嘅勝負反映當時東西方科技軍事為主嘅巨大差距。當時只有極少數人物好似林則徐魏源等,開始對於西方科技嘅進步注意,並寫書介紹西方事物,但包括朝廷在內嘅絕大多數人,並冇因鴉片戰爭而改變對西方嘅睇法,更唔使講對於向來所輕視嘅「夷人」學習[5]。此外,由於五口通商令口岸買辦嘅生意人,反而比一般學者更先開始接觸學習西方事物[未記出處或冇根據]

戰爭後中國嘅對外政策仍然係旨在「羈縻」。對於《南京條約》嘅不平等性反應並唔激烈,反而對中英兩國文件採用平等體制感到不安[5]。但喺經濟上,對外貿易迅速增長,同時亦對外國開放中國市場。

參考

編輯
  1. 1.0 1.1 [美] 羅茲·墨菲著/黃磷譯 《亞洲史》(第四版),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2004年10月,369-371/452-453 ISBN 7-80700-092-9
  2. 魏源著,《海國圖志》
  3.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陳鏸勳 (1894)。港雜記
  4. 那場中國歷史書上看不懂的鴉片戰爭
  5. 5.0 5.1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三聯書店2005年2月,215 ISBN 7-108-00449-6

連出去

編輯
  NODES
Don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