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粵拼saam1 gwok3 jin5 ji6)係明朝作家羅貫中寫嘅章回小說,叫《三國志通俗演義》,不過亦有人認為係施耐庵寫,宜家民間流行嘅係清朝毛崇崗120回編改本,叫毛本,係宜家大家所知嘅《三國演義》,羅貫中版係嘉靖壬午本,寫咗240回。演義係根據三國歷史事件人物而改寫,作者話明七實三虛,即係七分真,三分假。三國演義響東亞地方有好大影響,到而家都有人喺度討論緊,甚至唔少人以為內容同一部分虛構人物係真。

三國演義

佢被視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文化影響

編輯

《三國演義》同三國時期故事傳說對東亞文化有好深影響。中國古代有關三國時代詩詞歌賦就多到數都數唔晒,用三國故事嘅評書、戲劇同埋其他口頭說書作品多不勝數。而且呢啲作品同《三國演義》互相借鑒,形成咗了獨特嘅文化。直到今時今日,三國故事劇集,漫畫,書籍,遊戲重係歷久不衰。《三國演義》響中國文化有好深痕蹟。唔少人都借三國故事,故事人物各刻劃,用響今日咁激列競爭。呢本書有人褒,有人貶,爭拗無時停。但係無論點都好,人對演義演譯已經根深蒂固,好難有乜改變。

響嗰啲同《三國演義》故事相關嘅地區族群裏面,三國文化烙印就更加明顯,好似諸葛姓氏,川陝地區等等。

中國自古有句話:「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指後生仔唔應該讀《水滸傳》,唔係會好容易會成日想打交,思想上好勇鬥狠;而老人家就唔應該讀三國,因為裏面嘅人爾虞我詐,處心積慮、勾心鬥角,呢啲都係「知天命」嘅老人唔應該諗嘅,老人家應該安享晚年,而唔係算計人哋,對身心都無益。

《三國演義》都留低唔少成語,好似桃園結義、煮酒論英雄、三顧草廬、草船借箭、樂不思蜀、賠了夫人又折兵、過五關斬六將、割鬚棄袍、刮骨療毒等等。

另外,書中蜀國丞相諸葛亮所作嘅《出師表》同《後出師表》都成為千古佳話。

參攷書

編輯
  • 《中國小說》:賽珍珠著,論述民間小說特點,更分析《三國演義》、《水滸傳》同《紅樓夢》三部小說。
  • 《三國志》

參閱

編輯

出面網頁

編輯
  N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