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

中国文学杂志

人民文学》,是中国作家协会的直属刊物,月刊,创刊于1949年10月25日。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刊物之一。刊名为郭沫若所题。

人民文学
类别文学杂志
发行周期月刊
首发日期1949年10月25日
创刊地区中国
语言简体中文
网站人民文学
ISSN0257-5841
CN11-1102/I

简介

编辑

《人民文学》一开始就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领导人的支持,在第一期上刊登了毛泽东坐像,并印有毛为创刊号所写的手迹:“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早期的《人民文学》除了刊登社论,也刊登政治宣传诗歌和特别专辑。比如创刊号的“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专辑,第三期的“庆贺斯大林七十寿辰诗辑”。[1]:2小说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时期刊发的作品多反映部队生活、农民和农村阶级斗争,如刘白羽的《火光在前》等。图页、画页具有高度政治性,与刊物其他部分结合紧密。[1]:3-4

该刊一开始很少刊登评论,后来有所增加,有的评论是对《人民日报》等机关报的回应。1952年时,全国文艺大整风,由于未参与对萧也牧小说《我们夫妇之间》的全国大批判,《人民文学》被迫作出“深刻检查”。该刊有时以调查的方式掌控作家的创作计划,如1950年就刊登了方纪田间吕剑何其芳周立波洪深秦兆阳袁水拍孙犁马烽康濯张庚贺敬之杨朔碧野赵寻、刘白羽、萧殷、萧也牧、关露卞之琳老舍徐迟冯雪峰靳以巴金柯灵魏金枝唐弢徐调孚等作家的创作调查结果。[1]:7

该刊最早的主编是茅盾,副主编为艾青(1952年大整风时艾青被点名批判,副主编改为丁玲),编委则有艾青、何其芳、周立波、赵树理等。除创刊号外,基本在每月一号出刊。[1]:8

1956年以后,《人民文学》刊登了一批“写真实”的小说,包括刘宾雁的《在桥梁的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等》,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等。骆宾基李国文宗璞等人也登上了文坛。[1]:30

历任领导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吴俊; 郭战涛. 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2. ^ 李琳. 茅盾主编《人民文学》的编辑思想. 编辑之友. 1997, (5): 58–61.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人民文学》主编的六次更迭. 深圳新闻网. 201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4). 
  4. ^ 4.0 4.1 4.2 施战军. 《人民文学》六十年:编者的文心和史识. 中国作家网. 2009-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9). 
  5. ^ 茅盾手稿拍卖至千万的背后利益归属. 搜狐. 2017-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6. ^ 6.0 6.1 6.2 6.3 6.4 6.5 郑纳新,张光年与新时期的《人民文学》,当代文学研究2009
  7. ^ 7.0 7.1 7.2 7.3 施燕平写“检查”写出一部长篇. 中国网络电视台. 2011-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8. ^ 军旅作家刘白羽逝世. 新浪. 2005-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9. ^ 9.0 9.1 《人民文学》创刊. 腾讯网. 2009-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8). 
  10. ^ 吴俊,关于《人民文学》的复刊,当代作家评论2004(2):122-127
  11. ^ 11.0 11.1 11.2 图博会澳门作家亮相 施占军等学者"把脉"澳门文学. 人民网. 2014-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9). 
  12. ^ 著名作家张胜友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网易. 2009-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8). 
  N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