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

中国明朝小说家
(重定向自吳承恩

吳承恩(1506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或射阳居士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祖籍江蘇省漣水縣明代文学家。先祖在元末明初遷居當時淮安河下,至吳承恩已五代。父親是商人,生前十分希望兒子能考取功名,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
出生汝忠,号射阳山人射阳居士
1506年
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
逝世1582年
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
職業作家
體裁小说诗歌戏剧
代表作西游记》《射阳先生存稿

生平

编辑
(天啟)《淮安府志》卷之十六 人物志二·近代文苑中对吴承恩的记载。

吴锐,字廷器,卖“彩缕文羯”,“又好谭时政,竟有所不平,辄抚几愤惋,意气郁郁”。吴锐入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棄儒成為商人。而后娶张氏为侧,吴承恩为侧室张氏所生。[1]吴承恩自幼聰慧,喜讀野言稗史、志怪小說,“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2],頗得官府、名流和鄉紳的賞識。嘉靖八年(1529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朱应登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约5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3],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入选。六年後,由于母老家贫,得到大臣李春芳的帮助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飲,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來。隆庆元年(1567年)县令归有光撰写《圣井铭并叙碑》,由县丞吴承恩亲笔书写,刻石立碑,原置于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出生地圣井旁,现藏于长兴博物馆藏。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4],晚年以卖文为生,约六十七岁时到过杭州,大约活了将近80岁。[5]

交友

编辑

吴承恩一生没有子嗣。吴承恩早年师从胡琏[6],平生和沈坤朱曰藩李春芳为莫逆之交,和吴中名士文徵明王宠书画相和,诗词唱和,有明朝中晚期士子疏狂自傲,不合时流的时代精神风骨。吴承恩在长兴为官时,和后七子之一徐中行交往密切。晚年和陈耀文陈文烛邵元哲结交为翰墨之友。[7]

作品

编辑

吴承恩一生创作很多,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据记载有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吳承恩的甥外孙丘度搜集其残存之稿,仅“存十一于千百”,編《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

风格

编辑

吴承恩的诗歌长篇歌行激越豪放,近乎李白。词曲出入《花间集》,近乎秦观。散文学习歐陽脩曾巩,与唐宋古文家风格接近。[7]

1936年赵景深首次撰成《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年谱》。

小说

编辑
对于《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的唯一“证据”是(天啟)《淮安府志》卷之十九 艺文志一的记载。(除将“吴承恩 西游记”归类在卷八史部地理类的《千顷堂书目》。)

有人认为吴承恩是《西遊記》的最后定稿作者。胡適鲁迅根据清代吴玉搢的《山阳志遗》、阮葵生的《茶余客话》和丁晏的《石亭记事续篇》等书的考证,得出了《西游记》的作者是淮安嘉靖中岁贡生吴承恩的结论。认定吴承恩是小说《西游记》作者的主要依据有三,一是天启《淮安府志》“淮贤文目”在吴承恩名下记有《西游记》;二是吴承恩的《禹鼎志》、《二郎搜山图歌》的创作可以看出吴承恩有创作《西游记》的可能;三是《西游记》所用方言为吴承恩家乡淮安的方言。

最早对吴承恩为小说《西游记》作者提出怀疑的是俞平伯。1933年,俞平伯在《驳〈跋销释真空宝卷〉》中明确提出:“吴氏作《西游记》,根据《淮安府志》,志书上所谓《西游记》是不是这个《西游记》呢?也难定。”1983年,章培恒在《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上发表《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作》一文详细地论证了百回本小说《西游记》非吴承恩作。

评价

编辑

天启《淮安府志》评价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

淮安知府陳文燭称为“李太白、辛幼安之遗也”。

《长兴县志》称他:“性耽风雅,作为诗,缘情体物,习气悉除。其旨博而深,其辞微而显,张文潜后殆无其伦。”

朱彝尊明诗综》卷四十八谓其诗“习气息除,一时殆鲜其匹。”

其他

编辑

2016年,是吳承恩的510週年誕辰。2016年10月28號,江蘇省淮安市政府與《人民文學》雜誌社共同設立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並致力使它成為具廣泛影響力的國際級文學獎。

熒幕形象

编辑

注释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有專家统计《西遊記》自第十三回到第九十八回到达西天,前后共十个故事涉及招女婿。
  2. ^ 吳國榮《射陽先生存稿跋》
  3. ^ 同治《山阳县志》誉之“工书,嘉靖中岁贡生,官长兴县丞,英敏博洽,为世所推,一时金石之文,多出其手”。
  4. ^ 天启《淮安府志》
  5. ^ 刘庭乾、李桂奎、喻斌、张辉忠. 《新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5年: 第211–219页. ISBN 9787530922286 (中文(简体)). 
  6. ^ 吴承恩为胡琏之孙胡应恩的妻子张氏贺寿所作的《寿胡内子张孺人六袠序》中写道:“自孺子之归西畹也,我师南津翁,方在九列”。
  7. ^ 7.0 7.1 陶雯. 《中国古代文化宝典》.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7年: 第112–116页. ISBN 7-80091-986-2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

编辑
  N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