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齡(1889年—1942年8月26日),字茂如,法名慧常江蘇江都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佛教居士[1][2][3]

王柏齡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889年
 大清江蘇省揚州府江都縣
逝世1942年8月26日(1942歲—08—26)(52—53歲)
 中國四川省成都市
籍贯江蘇江都
国籍 中國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学历
经历

生平

编辑

王柏齡出身江蘇名門。[1]早年丧父,由母亲一手抚养成人。[2]少讀家塾,14歲入讀南京陸軍小學堂,畢業後保送保定速成學堂第一期,與蔣介石張岳軍為同學,畢業後同被保送日本留學。到日本後,入振武學堂,在该学堂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同盟會。学习三年畢業後,分發到日军野炮第十九聯隊見習。十九聯隊駐紮在日本高田。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后,王柏齡回中國,參加光复南京上海的战斗。[1][3]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後,再往日本,入陸軍士官學校中國學生隊第十期,1915年畢業。1916年回中國,繼續反活動,隨居正山東濰縣舉兵討袁。後来應唐繼堯的邀请来到雲南,任雲南講武堂教育長。[1][3]

 
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結束後,與校長蔣中正(中)、教導第一團團長何應欽(左)、第二團團長王柏齡(右)合影,1924年6月

1923年,王柏齡應召赴廣州,任大本營高級參謀。[1][3]1924年初,王柏龄被孙中山任命为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參与創建黃埔軍校[2][3]1924年3月,任黄埔軍校入學試驗委員。同年6月,任黄埔軍校教授部主任。1924年,黃埔军校學生成立中国國民黨黨軍兩團,王柏齡任第二團團長(一團團長為何應欽)。1925年2月,調任黄埔軍校參謀長,7月代理黄埔軍校教育長。[1][3]

1925年成立國民革命軍,黨軍改為第一軍,軍長蔣介石。1926年1月,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增設教導師,由王柏齡任師長。之後與第一軍第一師師長錢大鈞對調職務,王柏齡成為第一軍第一師師長,兼第一軍副軍長。1926年6月開始北伐,初期第一軍第一師及第二師為預備隊。7月王柏齡任總預備隊指揮官代第一军军长。後來第一師在9月進攻江西,一度攻下南昌;但之後即被孫傳芳在10月調主力包圍。王柏齡指挥失误,事後被免除職務。[1][3]1926年,王柏龄与律师戴天球等人倡办私立扬州中学[2]

1927年后,王柏齡任长江要塞司令。 1928年3月,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在南京成立,王柏齡被任命為教授部主任,至1928年11月調任江蘇省政府委員兼江蘇省建設廳廳長。1929年3月,獲選為中国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员,此后連任數屆,直至逝世為止。[1][3]王柏齡曾任中央政治会议候补委员,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与洪兰友叶秀峰并称中国国民党“扬州三中委”。[2]

1928年,王柏龄皈依佛教。1930年冬,到蘇州報國寺皈依释印光,法名“慧常”。时逢扬州传统盐业没落,佛教寺院萧条。在江蘇省政府任職的王柏龄乃參加佛教會組織,擔任監察委員,发起全体佛教寺院住持啟建念佛道场七天。当时,揚州第二大寺重宁寺有数千亩寺产地,但住持不够称职,王柏龄乃在佛教會中力主革退该住持,另外聘请高僧释恒海接任住持。王柏龄皈依佛教时期,在扬州修建了“憩园”(今淮海路159号)。[2][3]

1933年,王柏龄募款重建扬州的五亭桥并撰《五亭桥记》,由陈含光楷书王钝泉勒石,立碑于桥上。[1]

抗日战争时期,王柏齡退出军界。后以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身份侨寓昆明[1]他與黨國要人及地方士紳如李根源曾養甫王竹村黃衡秋王禹柏王申伍等參加雲南佛教活動,親近太虛大師,为整理雲南佛教、重建雞足山道場等方面作出了贡献。1938年应蒋介石电诏担任蒋的军事顾问直到病逝。[3]

1942年8月26日,王柏齡在成都病逝。享年54岁。[1][2][3]1947年11月,王柏龄的子女将其骨灰运回扬州,移葬于扬州瘦西湖畔的熊园[2]

家庭

编辑
  • 女儿:王文漪[2]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國民革命軍,師史總攬,知兵堂出版社,2008年6月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憩园洋楼穿过民国风雨,网易,2011-09-11. [2013-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王柏齡,中国黄埔军校网,于2013-06-11查阅. [2013-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2). 
  N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