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眉草鹀
三道眉草鹀,学名Emberiza cioides,又名草鹀、大白眉、三道眉、犁雀儿、山带子、山麻雀、韩鹀、小栗鹀。
三道眉草鹀 | |
---|---|
三道眉草鹀(Emberiza cioides)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鹀科 Emberizidae |
属: | 鵐屬 Emberiza |
种: | 三道眉草鹀 E. cioides
|
二名法 | |
Emberiza cioides Brandt, 1843
|
生态环境
编辑三道眉草鹀喜欢在开阔地环境中活动,见于丘陵地带和半山区地稀疏阔叶林地,山麓平原或山沟的灌丛和草丛中以及远离村庄的树丛和农田。本物种垂直分布于海拔500米-1100米的中山和低山地带,有的亚种在夏季可能漂泊到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
分布地域
编辑三道眉草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地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蒙古国、朝鲜半岛、日本列岛有本物种分布,中国东部北起东北三省南至广东北部和福建南部均有本物种分布,其分布西限可达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直至云贵一线,另外在新疆西部天山山脉一线有本物种cioides亚种分布,纬度较低的台湾、香港等地有本物种迷鸟记录。
特征
编辑三道眉草鹀体形略大,约16厘米左右,雄雌个体同形异色。雄性头顶至脑后枕部深栗色,面颊以饱满的黑色为底色,有净白色的宽大眉纹和瓷纹,眉纹颊纹都很宽与黑色区域几乎等宽,颌及喉部污白色;上体肩背部以栗褐色为基色,各羽羽干黑色,形成稍宽的黑色纵纹,尾上覆羽纯栗色;两枚中央尾羽栗红色,羽干黑色,其余尾羽黑褐色,外土黄色,最外侧的两枚尾羽外甲各自有一块白色条带,飞行时非常明显,这两块白色也是鹀属鸟类的共同特征;双翅小覆羽灰色,形成灰色肩角,各级飞羽均以栗色、褐色棕色为基调,其中三级飞羽和大覆羽羽干黑色,在两翅部位形成黑色纵斑;上胸栗红色;两胁栗红色至栗黄色;腹部土黄色,愈向尾部颜色愈浅淡,至尾下覆羽则呈现略现土黄色的污白色。雌性体形与雄性接近,但头面部羽色不似雄鸟那样黑白分明,头顶至枕部以褐色为基色,具少量黑色纵斑,眉纹宽大,自嘴基延伸至颈侧略现极浅的棕黄色,耳羽和颊部栗色,在栗色区域与浅黄色区域之间以一条幼细的黑色贯眼纹分隔,在相当于雄性白色瓷纹的部位有一条浅黄褐色瓷纹。 虹膜呈深褐;上喙色深,下喙蓝灰而嘴端色深;双足粉色。
食物
编辑鹀属鸟类多系食穀鸟,三道眉草鹀亦不例外。据野外观察,三道眉草鹀冬春季食谱以野生草种为主,夏季以昆虫为主。他们所取食的草籽包括蓼、稗、狗尾草、葶荠、萝卜、鹅观草、稻谷、小麦等的种子;取食的动物性食物包括鞘翅目、直翅目、双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同翅目昆虫、蜘蛛等,在5-8月的育雏期其食谱几乎全部是鳞翅目昆虫的幼虫。
繁殖与保护
编辑三道眉草鹀的繁殖开始于每年的4月,在这期间雄鸟开始占区,与雌鸟配对,4月底至5月初间开始营巢,巢呈碗状,以草茎交织而成,内垫马鬃兽毛,平均外径约11厘米,平均内径约6厘米,高10厘米,深6厘米,巢址选择在光线充足的林间灌木中,山坡草丛的地面上,全部营巢工作均由雌鸟完成。本物种产卵期在每年的5-6月间,每巢产卵5枚左右,卵色呈白色或浅天蓝色,表面散布褐色细纹稍具斑点,孵化期12-13天。雏鸟生长迅速,留巢期12-13天,据郑光美等人的研究,雏鸟体重生长符合logistic方程,渐近线16.6g,拐点3.7天,增长率0.580,其生长方程的具体形式为:
- 离巢的雏鸟在亲鸟带领下活动一段时间后于8月末结成20只左右的小群活动。
- 本物种未被列入保护动物目录,其在中国的分布地域虽然非常广泛,种群数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