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遗址

中国古代国都遗址
(重定向自

邺城遗址或称邺城,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境,由南北两座相连的城池组成(即邺北城、邺南城)。邺北城自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由曹操在旧城基础上开始营造。是为曹魏五都之一。后为后赵冉魏前燕都城东魏时,兴建邺南城。为东魏、北齐都城。

邺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河北省临漳县
分类古遗址
时代曹魏北齐
编号3-213
认定时间1988年

邺城主体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20公里的漳河北岸,在今河北省临漳城区20公里,距河南省安阳市主城区18余公里。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北城、邺南城、铜雀台)和河南省安阳市东北(曹操高陵西门豹祠)。1988年,以邺城遗址之名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邺城旧址附近,即临漳县及相邻的磁县和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交界处,还经常有重要的东汉魏晋南北朝相关的考古學发现。

歷史

编辑

先秦两汉

编辑

商朝時,宰相伊尹流放其君太甲於此地,時曰[1]

春秋时期齐桓公筑邺城,名。战国时属,有邺令西门豹治邺之故事。依“邺令(邺县令)”一词推断,此时可能已置邺县。今留有西门豹祠河南省安阳县

西汉建立后为魏郡治所。

汉末魏晋南北朝

编辑

东汉末年袁绍以邺城为根据地,遂成为冀州治。建安十八年(213年)丞相曹操自封为魏公,定魏國之都于此。216年晉爵為魏王。曹操因旧城增筑邺北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北临漳水,城西北隅自北向南有冰井、铜爵、金虎三台(即铜雀台),遗址位于今临漳县三台村。

魏王曹丕篡汉,遷都洛阳城,邺仍为魏郡郡治,并以「王业之本基」为曹魏五都之一。

西晋沿袭曹魏旧制,后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314年改名临漳县。咸康元年(335年)石虎徙都之,复改为邺县。

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都曾在此建都。

东魏建立,迁都于此,置司州,改魏郡为魏尹,并于古漳水南岸营建邺南城,东西六里、南北八里,规模大于北城,现其城遗址因漳水改道已在北岸。东魏天平初年(公元534年),把荡阴县、安阳县划入邺县。自此安阳县并入邺县直到590年(重置安阳县)共56年时间。

北齐代魏后,仍以此为都,改魏尹为清都尹,倚郭邺、临漳成安三县。邺城之盛,至此为最。此时的邺城坐拥天下之精华,是当时最为繁荣的都城。

北周灭齐,改司州为相州,清都尹为魏郡,临漳、成安二县从邺城迁出,邺仍为相州州治、魏郡郡治。

被毁弃

编辑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据邺反抗杨坚失败,古邺城被焚毁。相州、魏郡、邺县三级治所及邺民迁至安阳古城[2]。邺城被毁弃。

2017年5月16日,臨漳縣文物部門表示,經考古專家發掘和研究,確認鄴城遺址中的核桃園一號建築基址,是北齊皇家佛寺大莊嚴寺遺址,屬於最高等級的皇家大寺,準確建造時間為公元553至577年之間。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管子
  2. ^ 隋书·地理志
  N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