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懺

中華民國追晉陸軍上將
(重定向自郭忏

郭懺(1894年4月18日—1950年7月31日)[1],字悔吾浙江諸暨东山吴人,畢業於保定軍校第六期砲兵科,在國民革命軍派系中屬於陳誠系之將領。

郭懺
个人资料
出生1894年4月18日
逝世1950年7月31日(1950歲—07—31)(56歲)
死因腦溢血
墓地新北市淡水區
籍贯浙江諸暨
国籍 大清(1894年–1911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26年)
 中華民國(1926年–1950年)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生平

编辑
 
郭懺戎裝像

保定军校毕业后,投靠其连襟浙軍第三师师长周鳳岐,历任排、连、营、团长。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入浙江境内后,孙传芳的“五省联军”中的浙江陆军第3师投靠北伐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周凤歧任军长,原辖第5旅改编为第1师。

1928年2月,二十六军所属3个师的番号进行更改,原第一师改为國民革命軍第62师。1928年8月,根据国民革命军“军事整理案”的要求,该军撤銷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師,62師則缩编为第16旅,郭忏任少將旅长。1929年8月,在國民政府軍事編遣會議後編餘去職,前往上海闲居两年。

1932年初,郭忏以保定同學與同鄉的關係得到陈诚邀覽,返回軍界,轉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少將參議,成為中央軍派系中土木系的一員。历任赣粤闽边区剿总抚河方面总指挥部参谋处处长、第5军参谋长、第18军参谋长与五省剿匪军北路军第3路军参谋长。1935年,任武漢行營陸軍整理處辦公廳主任兼宜昌行轅處長。193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四十六軍副軍長兼晉陝綏寧邊區剿匪指揮部參謀長,旋任武昌行辕与广州行营的办公厅主任、武汉行营副参谋长兼武汉警备司令。

抗战爆发后,武汉警备旅改编为國民革命軍第185师兼任师长。1938年1月,武汉成为国府陪都,警备司令部也升格为由陈诚自兼总司令的卫戍总司令部,郭忏则出任武汉卫戍总部参谋长兼國民革命軍第九十四軍军长。1938年10月只会武汉撤退,出任洞庭湖警备司令,率部警戒洞庭湖区。1939年5月任长江上游江防军总司令,巩卫重庆陪都。兼任张自忠的第三十三集團軍副總司令。1940年5月,因枣宜会战中失守宜昌,被撤职交付军法审判,判处五年有期徒刑。1941年,陈诚向蒋介石进言,让郭忏调第六战区长官部任陆军少校,陈诚任其为第六戰區長官部代參謀長,复职中将之后实授参谋长。1944年1月升副司令長官兼参谋长,在同年因常德會戰戰功。抗战胜利时獲頒青天白日勳章,第六战区于武汉受降,郭副长官出任武汉警备总司令。

1946年3月,武汉警总撤销。4月6日,國民政府特派郭懺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武漢行營副主任[2]:8028。1946年6月,参谋总长陈诚把他调任参谋次长兼总长办公室主任。1947年6月7日,國民政府調聯合勤務總部總司令黃鎮球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次長;原任參謀次長郭懺為聯合勤務總部總司令[2]:8368。1949年8月30日,联勤总部奉命裁撤。1949年,在臺灣擔任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舟山指揮所主任。舟山登步島戰役發生時,郭懺為舟山國軍最高長官,督導實際負責指揮的舟山防衛司令石覺,擊退中国人民解放军進攻。

1950年3月调任战略顾问闲职。

逝世

编辑
 
郭懺於淡水的墓園

四个月后(1950年7月31日),因脑溢血骤逝于台北,葬於臺北縣淡水

1950年8月,蒋介石追赠郭忏为陆军上将。8月6日,舉行公祭,陳誠、何應欽、閻錫山、白崇禧、徐世昌等參加,在郭夫人輓聯前駐足良久。[3]此前,蔣介石攜輓額「痛失楨幹」簡從前往。郭夫人之輓聯為:「國難方殷,君竟已矣;遺孤尚少,我將何堪?」[3]

褒揚

编辑

1952年3月8日,蒋中正總統明令褒扬郭上将,褒扬令中有「志行沉毅,操履坚贞,理戎训士,允协机宜」等语。

家庭

编辑

郭夫人斯璘女士,浙江省諸暨縣斯宅人,杭州師範畢業,曾任江防軍子弟學校校長,1988年過世,與郭將軍合葬於淡水。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天堂纪念网. m.5201000.com. [2021-09-18]. 
  2. ^ 2.0 2.1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3. ^ 3.0 3.1 安淑萍、王長生著,《蔣介石誄辭說屑》,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2009年5月15日,第362頁,ISBN 978-957-8506-69-5
  N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