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约提亚

印度北方邦城市
(重定向自阿逾陀国

阿约提亚印地語अयोध्या羅馬化:Ayodhyā发音:[əˈjoːdʱjaː] )为印度古城,位于北方邦阿约提亚县境内。阿约提亚城地处萨拉育河右岸、新德里以东555公里。被认为是印度教神祇罗摩的出生地。阿约提亚意译是“不可夺取、不可战胜”。

阿约提亚
Ayodhya
城市
阿约提亚在印度的位置
阿约提亚
阿约提亚
在印度的位置
坐标:26°48′N 82°12′E / 26.80°N 82.20°E / 26.80; 82.20
國家 印度
北方邦
阿约提亚县
面积
 • 总计10.24 平方公里(3.95 平方英里)
海拔93 公尺(305 英尺)
人口(2001)
 • 總計49,650人
邮政编码224123
電話區號05278
車輛號牌UP-42
阿约提亚區域位置

历史

编辑

据史料记载,印度的始祖与摩奴法典作者摩奴是此城的创始人。阿约提亚曾为拘萨罗王国首都。此城被印度教徒视为圣城,因为他们认为此城曾是《罗摩衍那》中的英雄罗摩王国的都城。

佛教史料记载“阿踰陀”(梵語:Ayodhyā;巴利語:Ayojjhā)[1]城北四五里外是“娑枳多”(Sāketa)[2],公元七世纪时,玄奘三藏曾到此城参访,当时这里有百餘所佛教寺院,三千名僧人,有十所印度教寺廟信眾不多。並記載无著菩萨就是在阿约提亚听弥勒菩萨说法,并将此内容写下来,这就是著名的弥勒五论,玄奘提及了其中三論《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頌》和《中邊分別論頌》[3]

有人認為「娑枳多英语Sāketa[4](或稱為 “沙奇”[5]、“沙祇”或“沙祇大”)和阿約提亞為同一城,然而由於兩城分別被提到,所以應當有別。Rhys Davids 認為這兩城的關係近似於倫敦市西敏市,彼此位置鄰近[6]

在19世纪末,此城有96座印度教庙宇、36座清真寺。也是在此圣城,诗人Tulsi Das写作了著名的罗摩史诗。在1990年代,阿约提亚成为印度教徒与穆斯林部落冲突的中心,1992年12月6日,印度教徒摧毁了建于1528年的巴布里清真寺。因为据说它正好建在了罗摩神出生的地方,这里曾有一座被穆斯林破坏了的印度神庙。为了避免宗教冲突的升级,印度政府收购了这块地盘。2003年8月印度考古調查局报告称,在有争议的建筑(清真寺)下面,确实有大型的建筑遗迹,一对印度天神的残缺塑像在此出土,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印度教古典象征---荷花型的装饰物等。而后在此地进行的考古发掘证实了罗摩崇拜者的说法,印度教徒在此地重建罗摩神庙新庙,並已於2024年1月竣工。

其他

编辑

泰国城市阿瑜陀耶印尼城市日惹的名字都来源于阿约提亚。這地方也是朝鮮半島傳說中金首露妻子許黄玉出生地。

註釋與引用

编辑
  1. ^ 玄奘大唐西域記》:「阿踰陀國。周五千餘里。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穀稼豐盛華菓繁茂。氣序和暢風俗善順。好營福勤學藝。伽藍百有餘所。僧徒三千餘人。大乘小乘兼功習學。天祠十所。異道寡少。大城中有故伽藍。是伐蘇畔度菩薩(唐言世親。舊曰婆藪盤豆譯曰天親訛謬也)數十年中於此製作大小乘諸異論。其側故基。是世親菩薩。為諸國王四方俊彥沙門婆羅門等。講義說法堂也。城北四五里。臨殑伽河岸大伽藍中有窣堵波。高二百餘尺。無憂王之所建也。是如來為天人眾於此三月說諸妙法。其側窣堵波。過去四佛坐及經行遺迹之所。伽藍西四五里有如來髮爪窣堵波。髮爪窣堵波北伽藍餘趾。昔經部室利邏多(唐言勝受)論師。於此製造。經部毘婆沙論。城西南五六里。大菴沒羅林中有故伽藍。是阿僧伽(唐言無著)菩薩請益導凡之處。……無著講堂故基西北四十餘里至故伽藍。北臨殑伽河。中有塼窣堵波。高百餘尺。世親菩薩初發大乘心處。」
  2. ^ 法顯高僧法顯傳》:「到沙祇大國。出沙祇城。南門道東。佛本在此嚼楊枝已刺土中。即生長七尺。不增不減。諸外道婆羅門嫉妬或斫或拔遠棄之。其處續生如故。此中亦有四佛經行坐處。起塔故在。」
  3. ^ 玄奘大唐西域記》:「無著菩薩夜昇天宮。於慈氏菩薩所受。瑜伽師地論、莊嚴大乘經論、中邊分別論等。晝為大眾講宣妙理。」
  4. ^ 《大悲經》:「一時佛在娑枳多城阿踰闍園迦羅迦」
    《翻梵語》:沙祇國(應云娑枳多 譯曰論事)
  5. ^ 後漢書·西域傳》:「東離國居沙奇城,在天竺東南三千餘里,大國也。其土氣、物類與天竺同。列城數十,皆稱王。大月氏伐之,遂臣服焉。男女皆長八尺,而怯弱。乘象、駱駝,往來鄰國。有寇,乘象以戰。」
  6. ^ palikanon -- Sāketa. [202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3). 

延伸阅读

编辑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阿踰陀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链接

编辑
  N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