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

中國明朝時代官員。古代中國制度下唯一一個被判「誅十族」的人。

方孝孺(1357年3月16日—1402年7月25日),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南明弘光帝追谥文正浙江台州宁海(今属宁波市)人。据《明初大儒方孝孺的书法艺术》(作者:林邦德)中记载,方孝孺生于1357年3月16日(阴历二月二十五日)。斋名逊志斋,蜀献王朱椿改之为正学,故世称正学先生明朝建文年间重臣,文学家思想家

方孝孺
《方正学先生逊志斋集》之方孝孺像
《方正学先生逊志斋集》之方孝孺像
大明
籍贯浙江台州府宁海县
族裔汉族
字号希直、希古、逊志
谥号文正
出生至正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1357年3月16日)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浙东道台州路宁海县
逝世洪武三十五年六月二十五日(1402年7月25日) 处决
直隶应天府
墓葬江苏南京聚宝门外山上
配偶郑氏
亲属方克勤(父)
方孝闻(兄)
方孝友(弟)
方中宪(子)
方中愈(子)
著作
  • 明太祖实录》、《深虑论》、《周礼考次》、《大易枝辞》、《武王戒书注》、《宋史要言》、《帝王基命录》、《文统》、《逊志斋集

后因曾参与组织削藩及在靖难之变后拒绝与朱棣合作而遭处死。

生平

编辑

早年生涯

编辑

据《明史》记载,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双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量超过一寸厚,被乡人称呼为“小韩子”(小韩愈)。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即使身为长辈的胡翰苏伯衡均自称不如。方孝孺亦常把阐明王道、追求天下太平为己任[1]。一次方孝孺卧病在床,家里断粮后家人相告,方孝孺反笑道:“古人所说‘三旬九食’[2],贫穷是常有的事。”后其父方克勤因空印案受牵连被诛杀,方孝孺为此扶丧归葬、哀恸行路。直到服丧结束后,再跟从宋濂完成学业[3]

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东阁大学士吴沉杨枢的举荐,明太祖朱元璋召见了方孝孺。太祖见方孝孺举止端庄,学问渊博,称赞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此后方孝孺为仇家所牵连,被逮捕入应天府。朱元璋看到其名后,释放归乡。洪武二十五年,方孝孺再次因举荐被召见。由于方孝孺力主施行仁政,先德化而后政刑;而太祖则主张以猛治国,运用严刑峻法控制官民,所以他没有重用方孝孺[4]。虽然如此,太祖却有意栽培方孝孺,于是任命其为陕西汉中府教授。后太祖之子蜀王朱椿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并亲题“正学”二字赠其书斋[5]

辅佐建文帝

编辑
 
方孝孺笔墨《蓬户手卷·前代名人题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即为明惠帝。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惠帝敬重方孝孺,读书时每有疑难即向他请教,处理国家大事也会征求他的意见,有时还会让方孝孺批复群臣的奏章[6]。当时宫中纂修《明太祖实录》及《类要》等史籍,皆由方孝孺担任总裁。后定官制,孝孺改为文学博士[7]。惠帝对方孝孺有知遇之恩,使方孝孺十分感激,他也决心竭尽全力辅助惠帝治理天下。

当时各地藩王势力日益增大,惠帝听从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寺卿黄子澄的削藩建议,以加强中央集权。驻守北平的燕王朱棣(即后来的明成祖)遂以“清君侧”为名,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8]

因为燕军骁勇善战以及建文帝等人的错误指挥和判断,王师逐渐失利。建文三年,燕军攻占大名。方孝孺建议道:“燕兵在大名长久停顿,天气炎热,定会不战自疲。请急命辽东部队进入山海关进攻永平真定部队进攻北平,燕兵必然回援。我们再发兵攻击撤退部队,即可擒下。”明惠帝赞同,并命方孝孺草拟诏书,派遣大理寺少卿薛嵓抵达燕军,并赦免燕王罪行,使其罢兵回藩。又为宣谕数千言授于薛嵓,派其在燕军中秘密传散。薛嵓抵达后却藏匿宣谕不敢出,而燕王朱棣亦不奉诏[9][10]。同年五月,吴杰平安盛庸发兵扰燕军饷道,燕王复遣指挥武胜上书请求罢免三者职位,惠帝将要批准时,方孝孺称:“一旦兵罢后,就不可能聚起了,请不要被迷惑。”惠帝于是决定坚持与燕军作战[11]。不久,燕王朱棣攻占沛县,烧毁粮船。当时黄河以北部队无战功,而山东德州的饷道被封,方孝孺为此忧心焦虑。于是建议惠帝派遣锦衣卫千户张安带玺书于燕世子朱高炽,假借与朱高炽签订密约为由,离间朱高炽与其弟朱高煦,使朱棣生疑北返,以打通通往德州的饷道。后送递时,朱高炽得书不启封,离间于是未能成功[12][13]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军抵达长江以北,惠帝下诏在各地征兵。方孝孺称:“情形已经非常紧急了。宜派遣人答应割地,以拖延时间,东南各地的募兵才能汇集起来。燕军不善于水战,在长江上决战,胜负还尚未定。”惠帝于是派遣堂姑庆成郡主到燕军劝说,朱棣不听,惠帝于是派遣水军集合[14]。然而,水师大将陈瑄却将战舰投降燕军,使其得以渡过长江。同年六月,惠帝非常忧愁恐惧,有人劝其转移到其他地方,再图复兴。而方孝孺则力请坚守南京应天府,以待援军[15]。即使事有不济,也会为社稷而死[16]。然而,李景隆开金川门让燕军入城,后惠帝在宫内自焚而死[17](一说他由地道逃亡,从此失去踪迹[18])。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不屈而亡

编辑

当时方孝孺已经是名闻天下的第一大儒,其学识品德为四海所称颂。朱棣起兵时,其谋士姚广孝曾对他说,“城破之日方孝孺是决不会投降的,但万万不能杀他,杀了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就灭绝了。”朱棣点头答应[19]。其实,朱棣也有意借用方孝孺的威信来收揽人心,所以当燕军攻破南京后,朱棣屡次派人到狱中向方孝孺招降,希望由他撰写新皇帝即位的诏书,方孝孺坚决不从。随后朱棣强行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方孝孺披麻戴孝(斩衰)而入,悲恸至极,哭声响彻大殿[20]

朱棣上前安慰方孝孺,告诉他:“方先生别辛苦了,我只是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方孝孺厉声质问朱棣:“那成王(意指明惠帝)在哪?”朱棣称惠帝已经自焚。方孝孺继续质问:“那为何不立成王的儿子(意指惠帝的儿子)为君呢?”朱棣答道:“国家仰赖年长的君王啊。”方孝孺继续追问:“为何不立成王之弟呢?”朱棣则称:“这是朕的家事。”并命人将笔墨投到方孝孺面前,声称:“要命令天下人的诏书,不是方先生写的,不可以。”强迫他写诏书[21]。方孝孺接过笔,写上“燕贼篡位”几个字后,即掷笔于地,骂道:“死就死,诏书我不写。”朱棣见方孝孺宁死不屈,即威胁道:“你不怕我诛你九族了?”方孝孺义无反顾地斥责说:“就算诛十族,奈我何!”朱棣怒不可遏,命人将其押赴集市施以磔刑,时六月二十五日 [22][23][24]

方孝孺被打进死牢时,明成祖朱棣派人大肆搜捕方孝孺在京的亲属(相传诛杀“十族”,更胜于诛九族),并在行刑当日把他们押往刑场,在方孝孺面前一一杀害,场面十分残忍[25]。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将要被杀的时候,方孝孺看著弟弟,流下了眼泪,方孝友安慰他说:“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26]随后从容赴死、

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被凌迟杀害于南京聚宝门(今中华门)外,时年四十六岁。[27]

方孝孺被杀后,无人敢收尸,戴德彝抚尸恸哭不已,绝食三日,有诗云:“临危生死决须臾,为国宁怜家与躯?继志情殷愧力短,承先念切遇时渝。关山欲断春秋泪,骨肉长分南北区。手泽遗今无复守,聊凭风雨泣桑榆。”最后方孝孺遗骸由门人廖镛、廖铭收葬于聚宝门外山上[28],随后两人也因此连坐被诛[29][30]。方孝孺妻子郑氏与子方中宪、方中愈上吊自杀,两个女儿亦跳入秦淮河自尽[31]

方孝孺的宗族亲友前后受诛者达873人,受牵连者达数千人,其门人中以身殉者有卢原质郑公智林嘉猷[32],史称“诛十族”[33][34][35]

身后

编辑
 
位于南京市雨花台方孝孺衣冠冢

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驾崩后,长子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同年11月,朱高炽宽待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建文忠臣族人,并赦免之。齐、黄二人各有一子被找到并赦免。方孝孺未找到子嗣,找到了其堂兄方孝复,并赦免方孝复。万历十三年三月,释放因方孝孺连坐的戍边后裔,其分别流放等地的人数有一千三百余人[36]。有地方县志记载孝孺可能并无绝后[37],《明实录》亦记载方孝孺的幼子方德宗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33]。 方德宗其后为逃避追捕,南逃至广东东莞一带。

明世宗时期,松江俞斌自称为方孝孺后人,并纂写《归宗录》,一时士大夫均纷纷相信,之后才被方氏后人察觉[38]

明神宗时期,有诏书褒奖记录建文年间忠臣、并在南京建造表忠祠,祠中所列人物中,徐辉祖为首,其次即为方孝孺[39]

弘光帝时期,赠孝孺为太师,谥文正。妻郑,追封诰命夫人,谥贞愍

闽南人则尊之为王爷神,称方孝孺、铁铉景清为三府千岁。

著作

编辑

方孝孺著作甚丰,内容醇深雄迈。当时每出一篇,人们纷纷传诵。其撰有《周礼考次》、《大易枝辞》、《武王戒书注》、《宋史要言》、《帝王基命录》、《文统》等。永乐年间,朱棣查禁他的所有著作,并令藏匿方孝孺文集者死罪[40]章朴因收藏方孝孺文集,被杨善检举,而处死,其弟章宗简出面求情,亦被杀。其门人王稌潜录制的《侯城集》,为现在传世之作[41]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明史》(卷141):“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人。父克勤,洪武中循吏,自有传。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先辈胡翰、苏伯衡亦自谓弗如。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2. ^ “三旬九食”的典故,出自晋朝陶渊明的《拟古》:“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是说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顿饭,形容家境异常贫困。
  3. ^ 明史》(卷141):“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空印”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4. ^ 明史》(卷141):“洪武十五年,以吴沈、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后为仇家所连,逮至京。太祖见其名,释之。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
  5. ^ 明史》(卷141):“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每见,陈说道德。王尊以殊礼,名其读书之庐曰“正学。””
  6. ^ 明史》(卷141):“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
  7. ^ 明史》(卷141):“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更定官制,孝孺改文学博士。”
  8. ^ 明史》(卷141):“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9. ^ 明史》(卷141):“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王闻齐、黄已窜,上书请罢盛庸、吴杰、平安兵。孝孺建议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急令辽东诸将入山海关攻永平;真定诸将渡卢沟捣北平,彼必归救。我以大兵蹑其后,可成擒也。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尽赦燕罪,使罢兵归藩。又为宣谕数千言授嵓,持至燕军中,密散诸将士。比至,嵓匿宣谕不敢出,燕王亦不奉诏。”
  10. ^ 明实录·太宗实录》(卷八):“陛下审之,嵓归至京,未入见。孝孺私就问之,曰燕王何言?其将士心如何?且观彼此两军之势,孰壮孰弱?嵓曰:燕王语直而意诚,累千百言皆天理人心之正不能难也。其将士虽不及吾十一,而皆与王一心。父子不过焉,吾军虽众,然骄而懈,疏而寡谋,且诸将不和,未见有胜之道。今日之事朝廷,但当处之。以道不当以力。孝孺默然。嵓入见具言。上之情及军中之事。建文君以语孝孺曰:诚如嵓言,曲在朝廷齐黄误我矣。孝孺曰:闻嵓来时,燕王重贿之,今故为之游说,不足信也遂罢。”
  11. ^ 明史》(卷141):“五月,吴杰、平安、盛庸发兵扰燕饷道。燕王复遣指挥武胜上书,伸前请。帝将许之。孝孺曰:“兵罢,不可复聚,愿毋为所惑。”帝乃诛胜以绝燕。”
  12. ^ 明史》(卷141):“未几,燕兵掠沛县,烧粮艘。时河北师老无功,而德州又馈饷道绝,孝孺深以为忧。以燕世子仁厚,其弟高煦狡谲,有宠于燕王,尝欲夺嫡,谋以计间之,使内乱。乃建议白帝:遣锦衣卫千户张安赍玺书往北平,赐世子。世子得书不启封,并安送燕军前。间不得行。”
  13. ^ 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九):“方孝孺言于朝曰:今河师老无功,而德州饷道又绝,事势可忧。向以罢兵之说诱之,既不能行,则当别图一策。安可坐视?臣有一策。建文君曰:试言之。对曰:燕世子孝谨仁厚,得国人心,燕王最爱之。而其弟高燧狡谲,素忌其宠,屡谗之于父,不信今但用计离间,其世子彼既疑世子,则必趣归北平,即吾德州之饷道通矣,饷道通即兵气振可图进取也。建文君曰,何以知其父子兄弟之悉?孝孺曰:臣之徒有林嘉猷者,燕王尝召至府中,居久故得之悉。建文君曰:此策固善,但父子钟爱,既深恐未能间之。孝孺曰:可行。遂令孝孺草书贻世子,令背父归朝,许以燕王之位,而令锦衣卫千户张安赍诣世子,世子得书不启封,并安遣人送军前。时中官黄俨奸险,素为世子所恶,而高燧深结之,为己地及安持书至。俨已先遣人驰报,上曰:朝廷与世子已通密谋。上不信。高煦时侍,上亦替俨言非谬。上亦不信,语竟世子,所遣人以书及张安皆至。上览书,叹曰:甚矣!奸人之险诈!吾父子至亲爱,犹见离间?况君臣哉?”
  14. ^ 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九):“宗庙之灵垂佑,相见有日也。郡主还,具言之。建文出,以语方孝孺。孝孺失色。建文君复问:今奈何?孝孺徐曰:长江可当十万兵,江北船已遣,人尽烧之矣。北兵能飞度?况天气蒸,易以染疾,不十日彼自退。若遽度江祇送死耳。”
  15. ^ 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九):“辛酉,建文君闻缘江海舟兵皆降,又闻镇江降,忧郁不胜,徘徊殿庭之间。方孝孺称疾不起。遣人强起之,问计。孝孺曰:今城中尚有劲兵二十万,城高池深粮食充足。尽撤城外民舍驱民入城,足以为守城。外积木悉运入城,彼无所据,虽来能久驻乎?建文君从其计。”
  16. ^ 明史》(卷141):“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孝孺曰:“事急矣。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帝遣庆成郡主往燕军,陈其说。燕王不听。帝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时六月乙卯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17. ^ 明史》(卷141):“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18. ^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舁一红箧至,四围俱固以铁,二锁亦灌铁。帝见而大恸,急命举火焚大内,皇后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箧内:“应文从鬼门出,馀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帝曰:“数也!”程济为帝祝发。吴王教授杨应能愿祝发随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曰:“臣名贤,应贤无疑。”亦祝发。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矢随亡,帝曰:“多人不能无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势必穷诘;有等妻子在任,心必萦系,宜各从便。”御史曾凤韶曰:“愿即以死报陛下!”帝麾诸臣,大恸,引去若干人。九人从帝至鬼门,而一舟舣岸,为神乐观道士王昇,见帝,叩头称万岁,曰:“臣固知陛下之来也。畴昔高皇帝见梦,令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门,昇导至观,已薄暮矣。俄而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
  19. ^ 明史》(卷141):“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
  20. ^ 明史》(卷141):“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
  21. ^ 明史》(卷141):“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22. ^ 明史》(卷141):“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
  23. ^ 明实录·太宗实录》(卷九):“丁丑。执奸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至阙下。上数其罪,咸伏辜遂戮于市。”
  24. ^ 国朝献征录》(卷二十):“又召公草诏。及见,悲恸彻殿。陛上降榻劳曰:先生无劳苦?余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公曰:成王今安在?文皇曰:渠自焚死。公曰:成王即不存,何不立成王之子?文皇曰:国赖长君。公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文皇又曰:先生无过劳苦。置左右授笔札,又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公大批数字云云,投笔于地,又大哭,且骂且哭,曰:死即死,诏不可草。文皇大怒,命磔诸市。公慨然就戮。”
  25. ^ 明·钱士升《皇明表忠记》:“孝孺十族之诛,有以激之也。愈激愈杀,愈杀愈激,至于断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顾。”
  26. ^ 明史》(卷141):“弟孝友与孝孺同就戮,亦赋诗一章而死。”
  27. ^ 27.0 27.1 明史》(卷140):“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鸣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
  28. ^ 明史》(卷141):“其门人、德庆侯廖永忠之孙镛与其弟铭,检遗骸葬聚宝门外山上。”
  29. ^ 明史》(卷129):“孝孺死,镛、铭收其遗骸,葬到聚宝门外山上。甫毕,亦见收,论死。”
  30. ^ 国朝献征录》(卷106):“靖难后,文皇以廖侯两子镛与铭尝受学方孝孺,令召之。孝儒怒曰:‘汝读几年书,还不识个"是"字!’两子复命,文皇大怒,令收孝儒,刑之聚宝门外,凡七日,骂声不绝。廖两子拾遗骸,葬聚宝门外山上。甫毕而廖氏亦见收,两子逃去。永乐元年四月,锦衣卫镇抚司奏获镛、铭,送刑部,论死。镛弟钺及从父淮安指挥佥事升俱谪戍边,镛母东瓯王长女也,并铭女送浣衣局。”
  31. ^ 明史》(卷141):“妻郑及二子中宪、中愈先自经死,二女投秦淮河死。”
  32. ^ 明史》(卷141):“孝孺之死,宗族亲友前后坐诛者数百人。其门下士有以身殉者,卢原质、郑公智、林嘉猷,皆宁海人。”
  33. ^ 33.0 33.1 明熹宗实录》(卷22): “己亥,诏恤先臣方孝孺遗胤。孝孺在建文朝,以侍读学士直文渊阁。当靖难师入,以草诏不从,致夷十族。其幼子德宗,幸宁海,谪尉魏泽匿之,密托诸生余学夔负入松江岛屿,以织网自给。华亭俞允妻以养女,因冒余姓,遂延一线。至是其十世孙方忠奕以贡来京,伏阙上书得旨。方孝孺忠节持著,既有遗胤,准与练子宁一体恤录。”
  34. ^ 祝允明野记》(卷2):“文皇既即位,问广孝谁可草诏?广孝以方对,遂召之。数往返,方竟不行,乃强持之入,方披斩衰行哭。既至,令视草,大号,詈不从,强使搦管,掷去,语益厉,曰:“不过夷我九族耳!”上怒云:“吾夷汝十族。”左右问何一族?上曰:“朋友亦族也。”于是尽其九族之命而大搜天下为方友者杀之。”
  35. ^ 明史纪事本末》(卷18):“文皇大声曰:“汝安能遽死。即死,独不顾九族乎?”孝孺曰:“便十族奈我何!”声愈厉。文皇大怒,令以刀抉其口两旁至两耳,复锢之狱,大收其朋友门生。每收一人,辄示孝孺,孝孺不一顾,乃尽杀之,然后出孝孺,磔之聚宝门外。孝孺慷慨就戮,为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庶不我尤!”时年四十六。复诏收其妻郑氏,妻与诸子皆先经死。悉燔削方氏墓。初,籍十族,每逮至,辄以示孝孺,孝孺执不从,乃及母族林彦清等、妻族郑原吉等。九族既戮,亦皆不从,乃及朋友门生廖镛、林嘉猷等为一族,并坐,然后诏磔于市,坐死者八百七十三人,谪戍绝徼死者不可胜计。”
  36. ^ 明史》(卷141):“仁宗即位,谕礼部:“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家属籍在官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其外亲戍边者,留一人戍所,馀放还。”万历十三年三月,释坐孝孺谪戍者后裔,浙江、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凡千三百馀人。而孝孺绝无后,惟克勤弟克家有子曰孝复。”
  37. ^ 民国《鄞县志》:“方孝孺长子中愈之后方九成,自明万历年间,由慈溪迁至鄞县,居于白岳乡方家。在慈溪时姓朱,到鄞县后复姓方,方九成为此始祖。”
  38. ^ 明史》(卷141):“世宗时,松江人俞斌自称孝孺后,一时士大夫信之,为纂《归宗录》。既而方氏察其伪,言于官,乃已。”
  39. ^ 明史》(卷141):“神宗初,有诏褒录建文忠臣,建表忠祠于南京,首徐辉祖,次孝孺云。”
  40. ^ 明史》(卷141):“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永乐中,藏孝孺文者罪至死。”
  41. ^ 明史》(卷141):“门人王稌潜录为《侯城集》,故后得行于世。”

书籍

编辑
官衔
前任:
李逊
明朝侍读学士
1399年-1402年
继任:
解缙
  N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