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芬蘭
大芬蘭(芬蘭語:Suur-Suomi)是一種芬蘭民族主義概念,該想法始於一些強調泛芬蘭主義的民族主義運動,其實就是芬蘭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民族主義。有人認為所有與芬蘭以及芬蘭人有關的民族的聚居地都應該統一在一起,即大芬蘭,這些民族包括:芬蘭人、卡累利阿人、愛沙尼亞人、英格里芬蘭人和克文人。
大芬蘭的想法在1917年流行開來並擴大影響;在二戰和繼續戰爭後失去了支持。
一般認為,「大芬蘭」最常見的概念是自然邊界,包括芬蘭人和卡累利阿人聚居地區,從白海到奧涅加湖,沿着斯維里河與涅瓦河,或者更保守的,從謝斯特拉河到芬蘭灣。一些提倡者也把英格里亞、愛沙尼亞、北芬馬克和托爾訥河谷包括進來。
一些空想的或者戲謔的想法認為最廣闊的大芬蘭應該包括波的尼亞灣的全部區域一直到烏拉爾山脈,甚至跨越了西西伯利亞的區域,那裡至今生活着一些說烏拉爾語言的人。
歷史
編輯在芬蘭,對於卡累利阿自然風光和文化的興趣在19世紀被稱為卡累利阿主義的文化現象中首次提及,卡累利阿主義是芬蘭浪漫民族主義的一個形式。後來,卡累利阿主義的一些想法被大芬蘭的提倡者借用。
20世紀初的戰爭
編輯在1917年芬蘭宣布獨立以後,聯繫到十月革命和俄國內戰,人們認為與芬蘭東部邊界接壤的芬蘭人聚居地的形勢是不穩定的,可以被民族開發主義(Nationalist activism)利用。例如,有些芬蘭志願軍跨越俄國領土的邊界採取行動。這些行動,連同愛沙尼亞獨立戰爭(1918-1920)在芬蘭歷史上被稱為援助親屬民族戰爭,因為這些戰爭都與芬蘭人的親緣關係有關。二戰時期芬蘭在1941年6月發動繼續戰爭和蘇聯開戰,奪回冬季戰爭前的領土,10月進一步攻佔彼得羅扎沃茨克,佔領了半個東卡累利阿,此時芬蘭只要佔領摩爾曼斯克就能實現大芬蘭主義,隨著德國敗退,芬蘭於1944年與蘇停戰,喪失所有新得領土。[1]
參考文獻
編輯- ^ Inkerin historia. [2020-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6).
參閲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Väinö Voionmaa (1869-1947): Raittiusfanaattisuus, rotuoppi ja Suur-Suom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一位大芬蘭主義的支持者)(芬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