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郵報

英国报纸

每日郵報》(英語:Daily Mail),是在英國每日發行的老牌報刊,由每日郵報和通用信託集團英語Daily Mail and General Trust所有。該報紙由艾爾弗雷德·哈姆斯沃思(北岩爵士)與哈羅德·哈姆斯沃斯英語Harold Harmsworth, 1st Viscount Rothermere(羅斯米爾爵士)創辦,於1896年首次印刷發行,是繼《太陽報》後英國第二大報章[2]。報紙的蘇格蘭版和愛爾蘭版分別於1947年和2006年發行,其姐妹報紙《星期日郵報》亦於1982年開始發行。《每日郵報》是首家瞄準「1870年初等教育法令製造的中低端市場」的報紙,它「售價低廉,充斥着各式各樣的促銷活動」,[3]也是英國第一家日銷量超過百萬的報紙。[4]2013年,報紙的網站每月訪問量超過一億。[5]2016年時,報紙平均每日銷售1,510,824份。[6]

每日郵報
Daily Mail
類型日報
版式小報
持有者每日郵報和通用信託集團
出版商DMG媒體英語DMG Media
編輯保羅·達克雷英語Paul Dacre
創刊日1896年5月4日
政治立場保守黨
語言英文
發行量1,863,151(2013年1月)[1]
ISSN0307-7578
OCLC 編號16310567
網站www.dailymail.co.uk

創始人艾爾弗雷德·哈姆斯沃思的曾孫喬納森·哈姆斯沃思當前為該報的董事長,掌握每日郵報和通用信託集團的股權。[7]而具體與編輯有關的事務則交由保羅·達克雷英語Paul Dacre和他的編輯團隊處理。[8]

報紙一開始是面向所有人的,後來又加入了一些專為女性打造的內容。[9][10]2013年下半年,報紙的讀者中有54.77%為女性,[6]成為英國當年唯一一家女性讀者過半的報紙。[11][12]2014年的一次調查訪問顯示,該報的讀者平均年齡為58歲,在所有主要的英國日報中,《每日郵報》15歲至44歲的讀者比重是最少的。[13]

《每日郵報》曾因散播種族主義、虛假科學消息受到過指責。[14][15][16][17]

歷史

編輯

早期歷史

編輯
 
《每日郵報》針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齊柏林飛船的攻擊做的保險廣告

《每日郵報》由艾爾弗雷德·哈姆斯沃思(後為北岩爵士)和他的兄弟哈羅德(後為羅斯米爾子爵英語Harold Harmsworth, 1st Viscount Rothermere)共同創辦。1896年5月4日報紙首次發行,並立刻獲得了成功。當其他倫敦的日報都售價一便士時,《每日郵報》只需要半便士,行文更加簡潔、親民。報紙發行首日,原本只打算印10萬份報紙,但是最終卻加印到了397,215份。1899年,《每日郵報》印刷設施已經擴建到了打印50萬份的規模。到了1902年第二次布爾戰爭臨近尾聲之際,報紙的發行量已過百萬,使得《每日郵報》成為當時世界上銷量最大的報紙。[18][19]

打一開始,由哈羅德處理報紙的商業運作、阿爾弗雷德擔任主編的《每日郵報》就一直在以有意思的小故事、連續劇等方式娛樂讀者。19世紀時英國首相羅伯特·蓋斯科因-薛韶稱《每日郵報》就是「一份勤雜員寫給勤雜員看的報紙」。[20]此後,《每日郵報》逐漸開始融入了帝國主義的政治立場,在第二次布爾戰爭期間表現出愛國主義的情緒,致使報道不夠客觀。[21]

1900年,《每日郵報》開始在曼徹斯特和倫敦同時進行打印工作,成為第一家兩地打印的報紙(1899年時,《每日郵報》在倫敦印好後,由專列運到北邊)。後來《每日見聞報》、《每日快報》等其他報紙也紛紛效仿這一做法,最後幾乎所有的全國性報紙都開始如法炮製。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報紙曾因報道德國想要摧毀大英帝國而被指責過於好戰。戰爭開始後,北岩爵士開始表態稱希望國家實行徵兵制。一些人反對這一想法,不過1916年徵兵制實施之後北岩爵士很快得到了「平反」。[22]

戰爭期間

編輯

1930年之前

編輯

北岩爵士開始年事漸長,他對報紙也漸漸疏於打理,甚至有一段時間他對報紙不聞不問,直到《每日郵報》推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點子,這才使他重出江湖。其中一個北岩爵士非常感興趣的點子是帽子設計大賽,獲勝者獎勵100英鎊。主辦方收到了四萬多份投稿,最終,一個大禮帽的設計和一個圓頂硬禮帽的設計共分一杯羹,被冠名為「每日郵報山靜咸帽」。《每日郵報》意圖通過此舉來推廣自家的報紙,但是似乎並不成功。[23]1908年,《每日郵報》舉行了一次理想家居展覽會英語Ideal Home Exhibition。一開始,北岩爵士對此及其反感,認為這是明目張胆地打廣告,並拒絕參加,但在夫人的施壓下他最終改變了他的想法,轉而支持這個活動。1922年時,報紙編輯部已經全面開始推廣現代的家居產品,以便報紙的女性讀者們能夠從繁重的家務活中解放出來。[24]在2009年將該項活動賣給Media 10之前,《每日郵報》都一直維持着理想家居展覽會的運作。[25]1919年,美國飛行員約翰·威廉·艾爾庫克和阿瑟·布朗成為人類史上首次成功駕駛飛機橫渡大西洋的人英語Transatlantic flight of Alcock and Brown,獲《每日郵報》獎勵一萬英鎊。[26]1930年,《每日郵報》又獎勵了一萬英鎊給第一個從英國飛到澳大利亞的艾米·約翰遜英語Amy Johnson[27]1922年,北岩爵士去世,羅斯米爾便立刻接班,全權掌管報紙的運營。

1924年10月25日,《每日郵報》刊發了一封造假信件「季諾維也夫信件」,信中暗示英國共產黨正在密謀一次暴力革命。一些人認為,四天後舉行的1924年英國大選中,英國工黨候選人藍斯·麥當勞的落敗,這次事件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8]

1923年,羅斯米爾爵士和《每日郵報》與另一個重要的傳媒界男爵畢佛布魯克勳爵達成了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對抗保守黨政治家領袖斯坦利·鮑德溫。1929年佐治·沃德·普賴斯德語G. Ward Price在《每日郵報》中寫道,應該讓鮑德溫下台,讓畢佛布魯克勳爵來領導。1930年年初,兩位爵士組建了帝國聯合黨英語United Empire Party,《每日郵報》對此表示大力支持。新的政黨迅速成為了《每日郵報》的焦點。儘管畢佛布魯克後來沒多久便退出了,羅斯米爾依然繼續大力宣傳着政黨。10月,歐內斯特·奧古斯·泰勒英語Ernest Augustus Taylor中獎在第一輪補選中代表帝國聯合黨參選,以941票擊敗了保守黨候選人,撼動了鮑德溫的地位。但在1931年時,達夫·庫珀贏得了關鍵的1931年聖佐治補選英語Westminster St George's by-election, 1931,擊敗了羅斯米爾大力扶持的帝國聯合黨,摧毀了這位傳媒界爵士的政治力量。[29]

支持法西斯主義

編輯

羅斯米爾爵士是貝尼托·墨索里尼阿道夫·希特拉的好朋友,因此在1930年代早期時,他將《每日郵報》的社論立場逐漸導向這兩個人。[30][31]羅斯米爾爵士1933年發的一篇頭條《青年的勝利》(Youth Triumphant)讚揚了新納粹政權的成就。[32]在評論中,羅斯米爾爵士預測:「納粹中極個別個人的犯下的小錯誤,在新納粹政權能為德國帶來的巨大好處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後來這篇文章被納粹用來自我宣傳。記者約翰·辛普森在一本新聞學的書中寫道,羅斯米爾指的是針對猶太和共產黨員的暴力行為,而非對政治犯的拘留。[33]除此之外,羅斯米爾與《每日郵報》也對英國法西斯聯盟英語British Union of Fascists等表過支持。[34][35]

對此,《旁觀者》發文譴責羅斯米爾的文章,說:「……像《每日郵報》這種支持納粹的,似乎都是些不習慣思考的人。《每日郵報》的普通讀者是潛在的納粹分子。當羅斯米爾爵士鼓動他的讀者們去加入法西斯的時候,一些讀者一定不假思索地就去了。」[36]

《每日郵報》對納粹的支持在1934年6月的一場暴動之後停止了。[37]許多人認為,此舉是受猶太商人的威脅,如果他們再發表反猶觀點的話,就將廣告業務全部撤走。[38]但是,《每日郵報》依然反對猶太難民逃離德國,反覆提到他們來英國會造成許多問題。[39]

戰後

編輯

1946年5月5日,《每日郵報》慶祝了它的創刊50周年金禧年,溫斯頓·邱吉爾是宴會首席嘉賓,他用一段演講作為祝酒詞:「還記得在《每日郵報》創刊那天,我們在倫敦德里之家英語Londonderry House開了個小派對一起用午餐,當時阿爾佛雷德·哈姆斯沃斯(北岩爵士)是我們的座上賓——非常出色、影響力極大又思想獨立的一個人。在一個自由的國家,各家企業可謂百家爭鳴,而他能夠將這份報紙做大、做久,這麼有感染力、吸引力,直到現在它仍然在影響着我們每日的生活,伴我們一起走過了50年的歲月。」[40]那個時代《每日郵報》也改少了自己的內容,由1886年的8張紙,縮到了1946年的4頁。[40]

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之間,《每日郵報》的主編大衛·英格里希英語David English (editor)將報紙改頭換面。他在1969年曾擔任《每日見聞報》的編輯,直到1971年《每日見聞報》關停為止。《每日見聞報》和《每日郵報》曾隸屬同一個新聞組,因此在《每日見聞報》解散之際,它編輯部的原班人馬被合併至《每日郵報》旗下,英格里希也便成為了《每日郵報》的一名編輯,並且一干就是20年。[41]當時《每日郵報》的銷量只有它的中檔市場競爭對手《每日快報》的一半。英格里希帶領《每日郵報》一步步走向強大,在1980年代中期發行量超越了《每日快報》。[42]1982年,英格里希被封為騎士。[43]

報紙在1980年期間一度獲得了新聞界的成功,將老弗利特街上最具創意的作者都攬入門下,這其中包括了八卦專欄作家尼格爾·鄧普斯特英語Nigel Dempster琳達·李-波特英語Lynda Lee-Potter和體育記者伊恩·伍爾德里奇英語Ian Wooldridge。 1982年,星期日版標題的報紙《星期日郵報》發行。[44]

1992年,大衛·英格里希成為聯合報紙公司的總編輯兼主席前,魯伯特·默多克曾想將《倫敦標準晚報》編輯保羅·達克雷英語Paul Dacre招攬為《泰晤士報》的編輯。那時候《倫敦標準晚報》和《每日郵報》曾屬同一新聞組,達克雷因此被任命接替英格里希的班,以此避免被默多克挖走。[45]達克雷也從此一直在《每日郵報》做編輯,在英格里希死後則成為了報紙的總編輯。

2013年下半年,報紙將位於倫敦的打印處從碼頭區遷移到了雅息士郡瑟羅克的一座價值5000萬英鎊的工廠。[46]

在2016年8月,每日郵報與中國共產黨的官報《人民日報》展開了合作。[47][48]這包括了在《每日郵報》自己運營的網站MailOnline上刊發《人民日報》的文章。此外,協議還暗示了人民日報將發表中國境外消息來源的新聞,只是這將引發一系列有關政治敏感話題的審查問題。[49]在2016年11月,因所在的組織Stop Funding Hate英語Stop Funding Hate不喜歡《每日郵報》有關移民問題和脫歐公投相關的報道,樂高從《每日郵報》上撤下了宣傳多年的系列廣告。[50]

軼事

編輯

馬路路坑

編輯

1967年1月17日,《每日郵報》刊發了一篇關於路陷的故事,《我們馬路中的坑》(The holes in our roads),並舉了有四千多個坑的布力般的例子。這一插曲被約翰·列儂用在披頭四樂隊的歌曲《A Day in the Life》中。[51]

統一教

編輯

1981年《每日郵報》對統一教進行了一次稱為「Moonies」的調查,譴責教會結束婚姻、洗腦皈依者。[42]對這類譴責通常持反對意見的統一教以誹謗罪將報紙告上了法庭,但卻輸得一塌糊塗。一位法官裁決給《每日郵報》了一筆75萬英鎊的賠付,這在當時聞所未聞。1983年,該報紙因「不斷打擊統一教會的惡性行為」而贏得了一項特殊的英國新聞獎[52]

史蒂芬·勞倫斯

編輯

1993年時,《每日郵報》曾非常激進地在史蒂芬·勞倫斯謀殺案英語Murder of Stephen Lawrence中為勞倫斯主持正義。在1997年2月14日時,《每日郵報》的頭版刊登了被控謀殺的五名男子的照片,配以標題「兇手!」,並寫道「我們要是錯了,就讓他們告我們吧」。[53]此舉獲得了保羅·福特英語Paul Foot彼得·普雷斯頓英語Peter Preston的稱讚。[54]一些記者認為《每日郵報》這一舉動姍姍來遲,因為之前報紙的關注點都在反種族歧視群體的所謂「投機」的表現,以及所謂對該事件報道不夠深入(3年內20篇報道)。[55][56]

反難民漫畫

編輯

2015年11月巴黎襲擊事件後,[57]《每日郵報》刊登了史丹利·麥克默特里英語Stanley McMurtry繪製的一副漫畫,將歐洲移民危機恐怖襲擊特別聯繫起來,並批評歐盟移民法允許伊斯蘭主義激進分子輕易流入英國。[58]雖然《紐約時報》將此與納粹宣傳相提並論,[59]抨擊這是「瞎排外」、種族主義,該漫畫依然在MailOnline網站上獲得了讚揚。[60]《每日郵報》的一位發言人對《獨立報》表示:「我們不打算褒獎這些刻意歪曲漫畫本身的謬論,更何況目前我們還沒有讀者對我們抱怨過這一切。」[57]

安東尼·韋納醜聞

編輯

2016年9月,每日郵報的網站MailOnline發表了一位15歲女孩的長篇採訪、截圖,她稱美國的安東尼·韋納曾給她發過露骨的情色信息和圖片。這次揭露導致韋納和他妻子胡瑪·阿貝丁英語Huma Abedin希拉里·克林頓的一位助手)離婚。在10月下旬,美國總統大選的前兩周時,FBI的主管占士·科米宣佈在韋納設備中發現的文件可能與希拉里·克林頓電子郵件爭議有關。[61]

獲得獎項

編輯

《每日郵報》曾於1995年、1996年、1998年、2001年、2003年、2011年和2016年獲得英國新聞獎委員會英語British Press Awards頒發的「年度全國性報紙(National Newspaper of the Year)」稱號。[62]此外,報紙還獲得「2011年度新聞工作組(News Team of the Year)」稱號。[62]

批評

編輯

種族主義指責

編輯

《每日郵報》被指責涉嫌種族主義。[63]2012年《紐約客》的一篇報道中,前《每日郵報》記者Brendan Montague批評《每日郵報》的內容、報紙文化時說:「和我一起工作的前線記者中沒有一個人是種族主義者,但是整個《每日郵報》卻表現出了種族歧視的文化。」[14]

恐同指責

編輯

2016年英國脫歐期間,最高法院法官裁定政府敗訴,首相文翠珊必須得到國會授權才可以啟動《里斯本條約第五十條英語Article 50,正式向歐盟申請退出。[64]此舉一出,《每日郵報》頭版標題打出了《人民公敵》的字樣,直指作出這一裁決的三位最高法院法官。[65]報紙的頭版和其他版面指責了多位法律界人士和高層政治人物。[66]《每日郵報》的網站也將其中的一位法官形容為「公開的同性戀」,因而受到批評稱,不應出於反同的原因就把法官的性取向大肆張貼。《每日郵報》隨後從網站上摘掉了這一描述。[67]一位法學教授評論道:「我從來沒有在任何國家的國家級的媒體上見過如此謾罵法官的。」[68]

性別歧視指責

編輯

2014年在聯合國舉辦的「HeForShe」活動中,艾瑪·沃特森發表了一次關於女性主義的演講。隨後,《每日郵報》被批評在報道中過於強調沃特森的裙子和外表了,對於演講內容本身(沃特森演講中抱怨媒體自她14歲以來就一直將她性感化)倒是草草了事。[69]《每日郵報》還曾在頭版標題中寫道《忘掉英國脫歐,且看誰腿爭鋒[70]》(Never mind Brexit, who won legs-it),並配上2017年3月文翠珊尼古拉·斯特金的會面照片,又花了超過一版來描述兩位領導人的外貌。[71]英國工黨領袖傑里米·科爾賓說:「已經2017年了。這種性別歧視早就該塵封進歷史了。每日郵報真是丟臉。」[71][72]國際財經時報》援引了《每日郵報》一名不願透漏姓名的員工的郵件,將每日郵報的這一標題描繪為「魯鈍的」,完全忽略了《每日郵報》龐大的女性讀者群體。[73]

其他批評

編輯

因引用不為主流所承認的研究來駭人聽聞,《每日郵報》的醫學和科學的相關報道也遭一些醫生、科學家批判。[15][16][17]

2015年,自由職業者Djaffer Ait Aoudia向《衛報》透漏說,他秘密錄製了《每日郵報》的一位代表與一位黑客交涉,報紙希望對方能夠弄來2015年11月巴黎襲擊事件中一個咖啡館的閉路電視的監控攝像,而這份錄像被法國警方視為機密,不能夠向公眾放出。咖啡館店長同意將該錄像以5萬歐元的價格賣出。對此,《每日郵報》回覆說,「每日郵報想要獲取這份錄像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警方手中已經有一份錄像了。」[74]

圍繞《每日郵報》其他的一些批評則針對他們的狗仔隊行為,[75][76][77]以及對物價問題的執着。[78]此外,《每日郵報》還強烈否認自己在難民問題的報道上有過任何偏見。[79]

2017年2月,英語維基百科社群達成共識通過,認定《每日郵報》的報導疏於查證、譁眾取寵甚至製造新聞,並將該報列為「普遍不可靠」的來源,往後不得再用於作為支持關注度與內容事實的參考資料。[80][81][82]《每日郵報》的一位發言人就此事回應稱「維基百科的匿名編輯浩如煙海,投票作出這一決定的只佔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並稱「維基百科的這一舉動讓人哭笑不得。就我所知《每日郵報》2014年時就已經因為來源不可靠的原因禁止本報記者使用維基百科作為來源了。」[80]

參考文獻

編輯
  1. ^ UK national newspaper sales: Relatively strong performances from Sun and Mirror. PressGazette. 2013-02-08 [2013-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1) (英語). 
  2. ^ Gazette, Press. First official figures give The Sun Sunday 3.2m circ. Press Gazette. [2012-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1) (英語). 
  3. ^ Paul Manning. News and news sources. Sage. 2001. ISBN 978-0-7619-579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6) (英語). 
  4. ^ Milestones in 20th Century Newspaper history in Britain. Eurocosm UK. [2008-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30) (英語). 
  5. ^ Correction: Daily Mail website. The Economist. 2013-01-05 [2013-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5). 
  6. ^ 6.0 6.1 Daily Mail readership, circulation, rate card and facts. www.newsworks.org.uk. [2016-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1). 
  7. ^ Jonathan Harmsworth. Forbes. [2017-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英語). 
  8. ^ PAUL DACRE APPOINTED EDITOR-IN-CHIEF. www.dmgt.co.uk.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0) (英語). 
  9. ^ Coblentz, Edmond D. Newsmen Speak: Journalists on Their Craf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88. 1954-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7) (英語). 
  10. ^ Andrews, edited by Maggie; Talbot, Mary M. All the world and her husband women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consumer culture 1. publ. London: Casell. 2000. ISBN 978-0-304-70152-0. 
  11. ^ Hugo de Burgh with Paul Bradshaw ... [et al.].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2008. ISBN 978-0-415-4414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6). 
  12. ^ Peter Cole. Women readers: the never-ending search. The Independent (UK). 2005-09-18. 
  13. ^ Taylor, Henry. How old are you again? UK newspaper age demographics in 4 charts. The Media Briefing. 2014-08-14 [2017-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7). 
  14. ^ 14.0 14.1 Collins, Lauren. Mail Supremacy. The New Yorker. April 2012 [2016-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7). 
  15. ^ 15.0 15.1 Goldacre, Ben. The Daily Mail cancer story that torpedoes itself in paragraph 19. The Guardian. [2015-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2). 
  16. ^ 16.0 16.1 Trevor Butterworth. Will Drinking Diet Soda Increase Your Risk For A Heart Attack?. Forbes. 2012-02-21 [2012-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4). 
  17. ^ 17.0 17.1 Goldacre, Ben. Bad science. London: Fourth Estate. 2008. ISBN 9780007240197. 
  18. ^ Griffiths, Dennis. Fleet Street: Five Hundred Years of the Press. The British Library. 2006: 132–3. ISBN 0-7123-0697-8. 
  19. ^ Paul Manning. News and News Sources. Sage Publications. 2001: 83. ISBN 978-0-7619-5796-6. 
  20. ^ Wilson, A. N. The Victorians. New York: W. W. Norton. 2003: 590. ISBN 978-0-393-04974-9. 
  21. ^ Gardiner. The Times. The Atlantic Monthly. 1917年1月: 113. 
  22. ^ New York Times. Current History 1917. New York Times Company. : 211. 
  23. ^ Ferris, Paul. The house of Northcliffe. Garland Science. 1972: 232. ISBN 978-0-529-04553-9. 
  24. ^ Adrian Bingham. Gender, modernity, and the popular press in inter-war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0-19-927247-1. 
  25. ^ Johnson, Branwell. Media 10 buys Ideal Home Show. Marketing Week. 28 August 2009 [1 June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0). 
  26. ^ 李斯. 1919年6月14日首次横越大西洋连续飞行成功_历史上的今天. www.todayonhistory.com. 2012-07-10 [2017-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0) (中文(中國大陸)). 
  27. ^ Mowat, Charles Loch. Britain between the wars, 1918–1940. Methuen. 1968: 239. ISBN 978-0-416-29510-8. 
  28. ^ Nicholson Baker. Human Smoke: The Beginnings of World War II, the End of Civilization. 2009: 12. ISBN 1-4165-6784-4. 
  29. ^ Dennis Griffiths英語Dennis Griffiths. 13. Prerogative of the harlot. Fleet Street. 2006: 247–252. ISBN 0-7123-0697-8. 
  30. ^ Griffiths, Richard. Fellow Travellers of the Right: British Enthusiasts for Nazi Germany, 1933-9. London: Constable. 1980. ISBN 0-09-463460-2. 
  31. ^ Taylor, S. J. The Great Outsiders: Northcliffe, Rothermere and the Daily Mail.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1996. ISBN 0-297-81653-5. 
  32. ^ Giles, Paul. Atlantic republic: the American tradition in English literature. 2006 [2017-05-10]. ISBN 978-0-19-92063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33. ^ Simpson, John. Unreliable sources: how the 20th century was reported. London, United Kingdom: Pam Macmillan. 2010. ISBN 978-0-230-75010-4. 
  34. ^ Daily Mail. British Newspapers Online. [2017-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35. ^ Sassoon, Donald. Culture of the Europeans: From 1800 to the Present. HarperCollins. 2006: 1062. 
  36. ^ A Spectator's Notebook. The Spectator. 1934-01-19: 6 [2017-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2). 
  37. ^ Blamires, Cyprian. Jackson, Paul; Blamires, Cyprian , 編. World Fascism: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Volume 1) illustrated, reprint. ABC-CLIO. 2006-01-01: 228, 435 [2015-06-29]. ISBN 9781576079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8). 
  38. ^ Jones, Nigel. Mosley. 2004: 92. ISBN 978-1-904341-09-3. 
  39. ^ Karpf, Anne. We've been here before. The Guardian. [201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2). 
  40. ^ 40.0 40.1 Griffiths, Dennis. Fleet Street. British Library. 2006: 311. ISBN 0-7123-0697-8. 
  41. ^ Griffiths, Dennis.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British Press, 1422–1992. London &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92: 182, 187. 
  42. ^ 42.0 42.1 Lancaster, Terence. Obituary: Sir David English. The Independent (London). 1998-06-12 [2015-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5). 
  43. ^ Ibrahim, Youssef M. Sir David English, a Top Editor On Fleet Street, Is Dead at 67. The New York Times. 1998-06-12 [2015-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2). 
  44. ^ Griffiths Encyclopedia of the British Press, p. 545
  45. ^ Bogan, Steve. Wind of change in Kensington: Will the Daily Mail still be rallying the Tory faithful?. The Independent (London). 1992-07-15 [2015-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2). 
  46. ^ Greenslade, Roy. Daily Mail print plant sold off. The Guardian (London). 2012-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2). 
  47. ^ Allen, Kerry. Daily Mail deal with Communist mouthpiece raises few eyebrows in China. BBC News. 2016-08-15 [2016-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2). 
  48. ^ Graham-Harrison, Emma. Mail Online teams up with Chinese newspaper the People's Daily. The Guardian (London). 2016-08-12 [2016-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2). 
  49. ^ Greenslade, Roy. What is Mail Online doing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People's Daily of China?. The Guardian (London). 2016-08-12 [2016-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2). 
  50. ^ Lego promotions with Daily Mail end for 'foreseeable future' - BBC News. BBC Online. 2016-11-12 [2016-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2). 
  51. ^ The Origins of "A Day In The Life". The Beatles: Selected Items from my Personal Memorabilia Collection (Apple Corps). 
  52. ^ "£750,000 in costs as Moonies lose marathon libel action", Glasgow Herald, 1 April 1981. p. 3. [2017-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2). 
  53. ^ May, Margaret; Page, Robert M.; Brunsdon, Edward (2001). Understanding social problems: issues in social policy. Wiley-Blackwell. p. 272.
  54. ^ Hugo de Burgh. ch. 16 Journalism with attitude.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Context and Practice. Routledge. 2008. ISBN 978-0-415-44144-5. 
  55. ^ Leader. Trial by the Daily Mail. The Guardian (UK). 1997-02-15 [2012-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2). 
  56. ^ Street of Shame. Second-Class Mail. Private Eye 1305 (UK). 2012-01-12. 
  57. ^ 57.0 57.1 Buchanan, Rose Troup. Daily Mail criticised by social media users for cartoon on refugees. The Independent. 2015-11-18 [2015-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2). 
  58. ^ Mac for the Daily Mail. MAC ON... Europe's open borders. Daily Mail. 2015-11-17 [2015-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59. ^ Mackey, Robert. Anger Over Daily Mail Cartoon Equating Refugees to Rats. The New York Times. 2015-11-17 [2016-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2). 
  60. ^ Panton, Callum. UK public support for Syrian refugees collapses in wake of deadly Paris attack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5-11-18 [2015-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2). 
  61. ^ Stuart, Tessa. How Anthony Weiner Got Mixed Up in Hillary Clinton's Emailgate. Rolling Stone. 2016-10-28 [2016-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9). 
  62. ^ 62.0 62.1 Ltd, Magstar. Press Awards. www.pressawards.org.uk.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8) (英國英語). 
    Ltd, Magstar. Press Awards. www.pressawards.org.uk. [2017-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8) (英國英語). 
  63. ^ The best way to get angry with the Daily Mail? Don't buy it. The Guardian. 2012-08-03 [2016-04-04].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7) (英國英語). 
  64. ^ Editorial, Reuters. 港报社评:法官不能辱骂,法治不容破坏--信报2月17日. 路透. [2017-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7) (中文(中國大陸)). 
  65. ^ Brexit ruling: Lord Chancellor backs judiciary amid row. BBC News. 2016-11-05 [2016-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7) (英語). 
  66. ^ Hutcheon, Paul. May faces backlash on multiple fronts as critics round on treatment of Brexit judges. The Herald. 2016-11-06 [2016-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7). 
  67. ^ Editorial. The Observer view on the high court ruling on Brexit and parliament. The Observer. 2016-11-06 [2016-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7) (英語). 
  68. ^ Chaffin, Joshua; Parker, George; Croft, Jane. Judges rocked by populist backlash after Brexit ruling. Financial Times. 2016-11-04 [2016-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7) (英語). 
  69. ^ Lindsey, Walker. Mail Online More Interested in Emma Watson’s clothes than UN Speech. iMediaEthics. [2017-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8). 
  70. ^ 英国首相与苏格兰首席部长会晤 英媒聚焦双腿遭批_国际新闻_环球网. world.huanqiu.com. [2017-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9) (中文(中國大陸)). 
  71. ^ 71.0 71.1 Daily Mail's "Who won Legs-it!" headline draws scorn. BBC. 2017-03-28 [2017-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8). 
  72. ^ Corbyn, Jeremy [@@jeremycorbyn]. It's 2017. This sexism must be consigned to history. Shame on the Daily Mail. (推文). 2017-03-27 [2017-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7) –透過Twitter. 
  73. ^ Lotto Persio, Sofia. Daily Mail editor Paul Dacre trolled on Wikipedia in backlash for 'Legs-it' front pag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IBT Media英語IBT Media. 2017-03-28 [2017-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8). 
  74. ^ Johnston, Chris; Henley, Jon; Willsher, Kim; Martinson, Jane. Daily Mail accused of paying €50,000 for CCTV video of Paris attack. The Guardian. 2015-11-24 [2016-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8). 
  75. ^ Greenslade, Roy. Daily Mail is cruel and childish about the Duchess of Cambridge. the Guardian. [2016-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8). 
  76. ^ Kim Kardashian - A Daily Mail Obsession. - News Media Images. 2015-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8). 
  77. ^ Sex, children and Mail Onlin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5). 
  78. ^ Why are papers like the Daily Mail obsessed with house prices?. 2011-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8) –透過The Guardian. 
  79. ^ Mail and Express deny asylum bias. [2016-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9) (英語). 
  80. ^ 80.0 80.1 Jasper Jackson. Wikipedia bans Daily Mail as 'unreliable' source. The Guardian. 2017-02-08 [2017-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8) (英語). 
  81. ^ 维基百科:《每日邮报》“不属可靠消息来源”. BBC中文網. 2017-02-09 [2017-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6) (中文). 
  82. ^ 戴雅真. 被指不可靠 英國每日郵報曾犯5大錯. 中央通訊社. 2017-02-10 [2017-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6)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
  NODES
Done 1
eth 3
News 17
orte 1
see 1
Story 5
twitter 2
User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