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華格納

德國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

威廉·理查·華格納[註 1](德語: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德國作曲家劇作家,以其歌劇聞名。華格納不同於其他的歌劇作曲家,他不但作曲,還自己編寫歌劇劇本。他是德國歌劇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前面承接莫扎特的歌劇傳統,後面開啟了後浪漫主義歌劇作曲潮流,理查·施特勞斯緊隨其後。同時,因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複雜性;像是對猶太人的極端歧視、反民主反議會等,間接影響了希特拉思想,成為歐洲音樂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2]

理查·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1871年的華格納,法蘭茲·漢夫施坦格爾英語Franz Hanfstaengl所攝
出生(1813-05-22)1813年5月22日
 薩克森王國萊比錫
逝世1883年2月13日(1883歲—02—13)(69歲)
 意大利王國威尼斯
國籍德國
知名作品歌劇《黎恩濟》《漂泊的荷蘭人》《湯豪舍》《羅恩格林》《崔斯坦與伊索德》《紐倫堡的名歌手》《帕西法爾》《尼伯龍根的指環》(包括《萊茵的黃金》《女武神》《齊格菲》《諸神的黃昏》),管弦樂《齊格弗里德牧歌英語Siegfried Idyll
所屬時期/樂派浪漫主義
擅長類型歌劇
簽名

理查·華格納一開始是延續卡爾·馬利亞·馮·韋伯賈科莫·梅耶貝爾的浪漫主義傳統,但後來提出了整體藝術的概念,整合了詩歌、視覺藝術、歌劇及劇場,並1849至1852年間提出了許多的理論。華格納後來將這些概念放入由四部歌劇組成的系列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中,共花了26年的時間才完成[3]:310

理查·華格納後期的作品以其複雜的音樂織度、豐富的和音配器法著稱,另外他也在作品中靈活的使用主導動機,也就是會和特定人物、地點或是事物一起出現的一到兩個小節音樂。理查·華格納在音樂語言上的一些進展,例如極度的半音體系以及快速變換的調性,也影響古典音樂的發展。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可以算是現代音樂的開始。

理查·華格納曾建造自己的歌劇院,也就是拜羅伊特節日劇院[4]:113-114,其中有許多新穎的設計,此歌劇院是為了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而興建,《帕西法爾》也是在這裏首演。後來的拜羅伊特音樂節也在此固定演出華格納的十部樂劇。在華格納建造歌劇院時,他對於音樂及戲劇的想法又改變了,他也將一些傳統形式引入他最後幾部作品中,包括《尼伯龍根的指環》。

在理查·華格納的最後幾年生命中,充斥着政治流亡者、動盪的愛情以及貧窮。他在音樂、戲劇及政治上的爭議作品在最近數十年來得到許多的注意,尤其是其中的反猶太詞句[5]。他的概念在許多二十世紀的藝術中可以看出蹤跡,其影響包括哲學、文學、視覺藝術及戲劇。於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黨在德國柏林國家音樂廳,數千軍官黨員與希特拉集體聆聽交響樂團演奏華格納的作品。

生平

編輯
 
理查·華格納的第二任妻子科西瑪,李斯特的女兒

華格納1813年出生於萊比錫,出世6個月,在警察局當職員的父親就去世了。他母親不久改嫁給一個演員兼劇作家。不久全家就搬到繼父工作的德累斯頓。華格納在繼父關照下,受到了最初的藝術薰陶,他對戲劇和音樂十分感興趣。1827年,全家又遷回萊比錫。在萊比錫布商大廈劇院,他第一次聽到貝多芬第九交響樂,深受感動。1831年,他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作曲,一年後,他創作了貝多芬風格的《C大調交響曲》。

1832年,經他哥哥介紹,到維爾茨堡任合唱指揮。同年他創作了他的第一部完整的歌劇作品《仙女》。之後,他又先後在馬格德堡柯尼斯堡的擔任音樂指揮。

1836年11月24日第一次結婚,次年五月妻子米娜·普拉納與當地一名商人私奔(1837年6月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六月他前往俄國里加任一家歌劇院的音樂指揮。1839年因為債務,乘船逃往倫敦。1840年至1841年在巴黎度過。1842年返回德國德累斯頓,任薩克森王國宮廷樂隊指揮。

1849年在德累斯頓參加五月起義德語Dresdner Maiaufstand,失敗後被通緝,此後12年在巴黎等地流亡,此時華格納與妻子米娜的關係已經到了不可修復的地步。他逃亡蘇黎世,在那裏寫下了《尼伯龍根的指環》四部曲的劇本和前兩部的音樂(《萊茵的黃金》和《女武神》),與《崔斯坦與伊索德》。1857年於蘇黎世指導《崔斯坦與伊索德》期間,與瑪蒂德·魏森東克發生婚外情,最終導致米娜與華格納夫妻感情破裂。在巴黎期間,認識了李斯特,後來娶了比華格納小24歲的李斯特的女兒科西瑪為妻。1861年通緝令解除後,回到德國,住在威斯巴登比布里希德語Wiesbaden-Biebrich鎮。

1864年開始,得到了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青睞和贊助。他搬到慕尼黑,創作了喜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和《尼伯龍根的指環》的最後兩部曲《齊格弗里德》和《諸神的黃昏》。

1870年,瓦格納與科西瑪成婚。同年,為了《尼伯龍根的指環》的首演,瓦格納在路德維希二世的資助下建立拜羅伊特節日劇院。劇院1876年開業,同年8月13-17日在劇院舞台上舉行了四部曲《尼伯龍根的指環》的首演。

1882年,歌劇《帕西法爾》在拜羅伊特節日劇院上演。同年,華格納因健康原因前往威尼斯。

1883年2月13日,在前往威尼斯避寒旅行期間,因心肌梗塞病死於威尼斯溫德拉敏宮中。

華格納的兒子齊格弗里德·華格納也是作曲家。

作品

編輯

《華格納作品目錄》(Wagner-Werk-Verzeichnis,WWV)中收錄的他的作品共有113件,其中包括未完成的以及計劃中的[6]

歌劇

編輯
 
在華格納的歌劇《齊格弗里德》中,男主角的號角聲代表着作品的主導動機

華格納的劇作是他最主要的藝術遺產。大部分作曲家通常都把編寫歌劇劇本(包括台詞與歌詞)的任務交給別人完成,但華格納卻撰寫自己的劇本,他稱之為「詩篇」[7]:264-268

1849年起,華格納極力推崇一種新的歌劇觀念,即稱為「音樂劇(music drama)」(不過他後來放棄使用了這個詞)[7]:236-237[註 2],在這種劇作中,各個音樂、詩歌和戲劇元素都被融合在一起——構成一種「整體藝術」。華格納創造了一種新的作曲風格,使得管弦樂隊與歌手的地位同樣重要。之後的劇作中,管弦樂隊的地位體現在表達主導動機以及具體的人物、地點、情節元素。這些元素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共同推動了戲劇的進展[7]:234-235。雖然「音樂劇」是華格納專用的,但許多作家[9]:129-136都如此稱呼這樣的劇作[7]:236,271

早期作品(1842年前)

編輯

華格納的最早嘗試創作的歌劇大部分都未完成。被他放棄的作品包括17歲時寫的田園歌劇《戀人的心緒英語Die Laune des Verliebten》,它是基於歌德的同名詩篇創作而成[7]:321;1832年寫的《婚禮英語Die Hochzeit》1832年[7]:321;1837-1838年寫的歌唱劇《男人比女人更狡猾英語Männerlist größer als Frauenlist》。1833年創作的《仙女英語Die Feen》在這位作曲家的一生中沒有出演過[7]:271,另外1836年的《禁戀英語Das Liebesverbot》在第一次演出後遭到撤回[7]:273。1842年,《黎恩濟》首演,它是華格納第一個成功上演的歌劇[7]:274-276。這些早期作品的創作風格總體上是較傳統的——相對更複雜的《黎恩濟》清晰地顯示其創作深受斯蓬蒂尼(Spontini)和梅耶貝爾(Meyerbeer)的大歌劇英語Grand Opera的影響——並沒有表現出華格納後來的創新,那樣的創新才決定了他在音樂史上的地位。華格納後來談道他並不認為這些作品(work)是他全部作品(oeuvre)的一部分,且拜羅伊特音樂節中也沒有表演過這段時期的作品[10]:26,甚至過去幾個世紀中都幾乎沒有上演過(只有《黎恩濟》的序曲偶爾會在音樂會上演奏)。在2013年,為了紀念作曲家蕭邦誕辰,《仙女》《禁戀》《黎恩濟》等三部歌劇在萊比錫和拜羅伊特演出[11]

「浪漫主義歌劇」(1843—1851)

編輯
 
華格納的手稿:《漂泊的荷蘭人》的開幕序曲,其中有他給出版商的筆記。

華格納1843年的《漂泊的荷蘭人》宣告着他的創作階段進入了中期。隨後他又分別在1845年與1850年創作了《唐懷瑟》和《羅恩格林》。這三部歌劇有時被稱作華格納的「浪漫主義歌劇」(romantic operas)[12]:67-73[9]:125-129。由於這些劇作,他之前憑藉《黎恩濟》建立起的在德國乃至世界上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1849年起他就放棄了這種創作風格,不過有時他還會修改《漂泊的荷蘭人》[13]:13,25與《唐懷瑟》[7]:280-282[註 3]。一般認為這三部歌劇代表了華格納藝術歷程中重要的發展階段,在音樂和歌劇的主題處理、情感表達以及編排方面達到了成熟的地步[15]:106-107拜羅伊特音樂節精選英語Bayreuth canon內的作品中這幾部屬於比較早的成熟劇作,華格納辭世後科西瑪還遵照他的遺願在拜羅伊特音樂節上安排了三者的演出[16]。此三部歌劇(包括改編版的《漂泊的荷蘭人》和《唐懷瑟》)仍繼續在世界各地定期演出並錄像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沒有內容,這些歌劇也使得他健在時便名聲大噪[註 4]

「樂劇」(1851—1882)

編輯

開始創作《尼伯龍根的指環》

編輯
 
布倫希爾德,是一名女武神。1910年亞瑟·拉克姆作此插畫。

華格納之後的戲劇《尼伯龍根的指環》(通常簡稱《指環》或《指環》系列)是其代表作之一。《指環》是由四部歌劇組成的系列,劇中的許多元素來自日耳曼神話英語Germanic mythology——多數來自後來的北歐神話——尤其是古諾爾斯語的《詩體埃達》與《沃爾松格薩迦英語Volsunga Saga》以及中古高地德語的《尼伯龍根之歌[7]:286[18]:128-130,141,210-212。華格納專門憑着他對頭韻英語Alliterative verse的理解改進了這幾部歌劇的劇本,頭韻在古日耳曼詩歌中有用到[17]:239-240,266-267。華格納對古希臘戲劇的認知也影響了這四部歌劇,在古代的雅典節日英語Athenian festivals四聯劇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在他的文章《歌劇與戲劇英語Oper und Drama》中也進行了詳盡的討論[19]:74

《指環》系列的前兩部《萊茵的黃金》與《女武神》分別在1854年與1856年完成。《萊茵的黃金》中,「幾乎沒有「現實主義」(以及)表達感情的音樂片段英語Number (music)[註 5][20]:86使得華格納已經非常接近他1849-1851年文章中所談及的音樂理想了。事實上《女武神》中含有詠嘆調[第一幕中齊格蒙德(Siegmund)演唱《暴風雨》(Winterstürme)即為一例],另外女武神出現時的准合唱也體現了更多的「歌劇」特點,但巴里·米靈頓(Barry Millington)評論道「(這是)最完美地體現《歌劇與戲劇》中的理論的一部音樂劇了……它成功將詩歌與音樂結合,而在音樂表達上沒有太大的犧牲[註 6][21]

轉而創作《崔斯坦與伊索德》與《紐倫堡的名歌手》

編輯

在為《指環》系列的第三部分《齊格弗里德》譜曲時,華格納暫時放棄了它的創作;在1857年至1864年間他一直在寫一部愛情悲劇《崔斯坦與伊索德》(簡稱《特里斯坦》)以及他成熟作品中僅有的一部喜劇《紐倫堡的名歌手》(簡稱《名歌手》),這兩部作品也是經典歌劇的一部分[7]:294,300,304

 
法蘭茲·貝茲英語Franz Betz,演唱了《紐倫堡的名歌手》中的角色漢斯·薩克斯(Hans Sachs)以及《指環》系列中的角色奧丁(Wotan)。

《崔斯坦與伊索德》在音樂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許多人認為這部作品標誌着對傳統和音調性的放棄,並為20世紀的古典音樂的發展方向奠定了基礎[7]:301[22]:64[23]:224。華格納認為這部歌劇完美地實現了他有關音樂劇的理論,其戲劇元素之間體現了「轉換的藝術」(the art of transition),而聲樂與管弦樂之間也平衡得較好[24]:15。1859年作品完成,而在1865年6月慕尼黑進行了首演,這次演出由彪羅指揮[7]:298

早在1845年華格納即設想過《紐倫堡的名歌手》應成為《唐懷瑟》的喜劇「裝飾品」(pendant)[25]:134。和《特里斯坦》很像的是,它於1868年6月21日也在慕尼黑首演,同樣是比洛指揮,並立即大獲成功[26]:282-283。巴里·米靈頓稱《名歌手》是「一部華麗的、感性的音樂劇,因劇中蘊含着溫暖的人性而廣受讚賞[註 7][27],但因為作品中有着強烈的德國民族主義色彩,故這部音樂劇也常被作為華格納信奉保守的政治態度、反猶太主義的例子[28]:66-72

完成《尼伯龍根的指環》

編輯

華格納回頭繼續為《齊格弗里德》的最後一幕配樂並繼續完成《指環》的最後一部歌劇《諸神的黃昏》時,他的創作風格有所改變:從《萊茵的黃金》與《女武神》的聽覺世界變得更為「歌劇化」(operatic),不過其中還是充滿了他作曲的創新,並在劇中多處設了主導動機[7]:294-295。出現這種現象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華格納是倒着撰寫《指環》系列的劇本的,所以《諸神的黃昏》的劇本要比《萊茵的黃金》更為「傳統」(traditionally)[7]:286;然而,他對整體藝術的追求變得鬆懈了。創作風格的改變也讓華格納在創作《特里斯坦》《名歌手》與巴黎版本的《唐懷瑟》時作曲技巧有所提升[29]:43。從《齊格弗里德》的第三幕開始,旋律中的半音和複雜的和音增多,對主導動機的處理也更為嫻熟[29]:48-49

從1848年華格納為《指環》規劃的第一份草稿到1874年完成《諸神的黃昏》一共用了26年。要演出《指環》一共需要大約15個小時[7]:285,目前仍在定期演出的劇作中,如此長的還僅此一部[30]

《帕西法爾》

編輯

華格納最後一部歌劇《帕西法爾》作於1882年,是他唯一一部專門為他的貝羅伊特節日劇院所作的歌劇。《帕西法爾》有意探討的,是爲了延續人類存在,使之純化的問題。而宗教信仰的虔誠,耶穌受難的陰影,使這部作品有了「舞臺節日祭祀劇」(Bühnenweihfestspiel)的副題[31]。此劇的故事情節是受到有關聖杯的傳說的啟發而創作的。其中也有些內容來自佛教中的出家,是在華格納閱讀叔本華的著作時讀到的。[7]:308華格納對科西瑪說這是他「最後一張牌(last card)」[32]。這部作品仍因其在基督教、表達上處理不當而存在爭議;正如一些評論家所言,此作仍存在德國種族主義以及反猶太主義[33]:169-175。儘管這部歌劇被路德維希二世形容說「它(是)最基督化的作品」(this most Christian of works)[34],但烏爾麗克·基茲麗(Ulrike Kienzle)評論道「華格納雖然了解了耶穌教的神話,但《帕西瓦爾》的形象與精神上的內容都很特立獨行,違背了耶穌教的教條」。[註 8]"[35]:81在音樂上,這部歌劇代表了華格納的風格進一步升華,巴里·米靈頓如是評論:「(這是)一部精緻的配樂,它擁有着超凡的美麗與優雅。[註 9][36]

非歌劇音樂

編輯
 
安德雷·吉樂英語André Gill認為華格納的音樂震耳欲聾。圖為1869年4月18日報刊L'Eclipse英語L'Eclipse的封面。

除了創作歌劇以外,華格納還譜寫過一些樂曲,不過數量較少。他的音樂作品有C大調交響曲 (華格納)英語Symphony In C major (Wagner)(19歲創作)、《浮士德序曲英語Faust Overture》(僅完成了交響樂的主題部分)、一些序曲、合唱曲以及鋼琴曲[15]:138。除去歌劇之外,人們最常演出的華格納作品要數室內管弦樂《齊格弗里德牧歌英語Siegfried Idyll》;它和《指環》系列的主題有幾分相似[7]:311-312。無論是最早的鋼琴版本,還是有管弦樂伴奏的《魏森冬克之歌》也經常被演出[註 10]。《美國百年紀念進行曲》(American Centennial March,1876年作)與《信徒們的愛之宴英語Das Liebesmahl der Apostel》相對表演的要少一些;後者是1843年為德累斯頓而作,由男合唱團與管弦樂團來演出[7]:314

與猶太、納粹的關係

編輯

以當代視角來看,音樂領域以外的華格納在思想上可能有極大的爭議。《指環》對猶太人的片面書寫,《帕西法爾》當中的種族主義等,被部分學者(例如德國學者Hartmut Zelinsky)認為是猶太大屠殺的意識形態濫觴。同時亦有學者指出,反猶思想是普魯士時期的普遍現象。[37]華格納創作所秉持的精神「從一開始就是民族主義的和反猶主義的」,非華格納所創。[38]

眾所周知,希特拉非常喜歡華格納的作品[39][40],關於希特拉對華格納的崇拜,希特拉好友奧古斯特·庫別茲克指出,這更多是出自於找尋支持希特拉本身既有信念的證據,而非對華格納全面的了解。[37]誠如華格納本人在書信中的看法:「我與當代反猶運動沒有任何共通之處……任何具有理智的人都不可能把我跟這些運動給連在一起。」[37]20世紀的反猶太運動竟然挪用了華格納的思想,是其本人所料未及的。

以色列一直因為華格納的反猶太主義思想以及納粹的原因,一直有一非正式的禁令,以色列國內從不上演華格納的作品[41],不過這些年來稍有鬆動。2011年,以色列室樂團(Israel Chamber Orchestra)前往拜羅伊特音樂節演出,樂團幹部認為這是「新的開端」。[41][42][43]

代表作品一覽

編輯
 
理查·華格納

十三部歌劇

編輯

管弦樂改編

編輯
  • 格魯克歌劇《依菲格尼亞在陶里德》序曲 重新配器

管弦樂

編輯
  • C大調交響曲
  • 浮士德序曲
  • 齊格弗里德牧歌

歌曲

編輯
  • 5首魏森東克的歌

註釋

編輯
  1. ^ Richard」亦譯作里夏德[1]
  2. ^ 他在1872年的文章《「音樂劇」一詞的選定(On the Designation 'Music Drama')》中批評道「音樂劇」一詞違背了「音樂是可視化的(deeds of music made visible)」的初衷[8]:299-304
  3. ^ 科西瑪在華格納去世三周前評論道他「還對《唐懷瑟》的世界戀戀不捨(still owes the world Tannhäuser)。」[14]:996
  4. ^ 例如《漂泊的荷蘭人》第一次演出是在1870年的英國倫敦,1876年又在美國費城演出過;1859年和1876年《唐懷瑟》分別在紐約和倫敦演出;1871年和1875年《羅恩格林》分別在紐約和倫敦演出[17]:276,279,282,283。更詳細的演出列表可以參見史丹福大學的關於華格納的網站,其中有每場演出的資料。
  5. ^ 原文為relentlessly talky 'realism' [and] the absence of lyrical 'numbers'
  6. ^ 原文為the music drama that most satisfactorily embodies the theoretical principles of 'Oper und Drama'... A thoroughgoing synthesis of poetry and music is achieved without any notable sacrifice in musical expression.
  7. ^ 原文為a rich, perceptive music drama widely admired for its warm humanity
  8. ^ 原文為Wagner's turn to Christian mythology, upon which the imagery and spiritual contents of 《帕西法爾》 rest, is idiosyncratic and contradicts Christian dogma in many ways.
  9. ^ 原文為a diaphanous score of unearthly beauty and refinement
  10. ^ 通常使用的版本中,管弦樂部分是由菲利克斯·莫特兒英語Felix Mottl編寫的(可參考國際樂譜典藏計劃提供的總譜),不過在其中一首歌曲中華格納安排了室內管弦樂團演奏[17]:318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周進(譯). 瓦格纳指挥艺术中的美学见解. 《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1996, (1): 73. 
  2. ^ 陳思瑜. 爭議不斷的藝術巨人. 欣傳媒. 2013-06-27 [2014-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4) (中文(繁體)). 
  3. ^ 賴麗琇. 德國文化史. 中央圖書出版社. 2002. ISBN 978-957-637-498-2. 
  4. ^ 歐洲華文作家協會. 歐洲不再是傳說. 新銳文創. 2010-11-01. ISBN 978-986-86334-2-1. 
  5. ^ 華格納、納粹與猶太人:華格納與納粹關係 眾說紛紜. 台灣立報. 2010-12-08 [2014-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0) (中文(臺灣)). 
  6. ^ Wagner Werke Verzeichnis WWV.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2) (德語).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Millington, Barry (ed.) (2001), The Wagner Compendium: A Guide to Wagner's Life and Music (revised edition),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 ISBN 978-0-02-871359-5.
  8. ^ Wagner, Richard (1995b), vol. 5 Actors and Singers, Lincoln (N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ISBN 978-0-8032-9773-9.
  9. ^ 9.0 9.1 Dahlhaus, Carl (1995), "Wagner: (Wilhelm) Richard Wagner", in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London: Macmillan, vol. 20, 115–36. ISBN 978-0-333-23111-1.
  10. ^ Magee, Bryan. Aspects of Wagn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ISBN 978-0-19-284012-7. 
  11. ^ WAGNER YEAR 2013.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7) (英語). 
  12. ^ Spencer, Stewart. The 'Romantic operas' and the turn to myth. 2008. 
  13. ^ Deathridge, Joh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lying Dutchman. John, Nicholas (編). English National Opera/The Royal Opera House Opera Guide 12: Der Fliegende Holländer/The Flying Dutchman. London: John Calder. 1982: 13–26. ISBN 978-0-7145-3920-1. 
  14. ^ Cosima Wagner (1978) II
  15. ^ 15.0 15.1 von Westernhagen, Kurt. (Wilhelm) Richard Wagner. Sadie, Stanley (編).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0.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1980. 
  16. ^ Skelton, Geoffrey. Bayreuth.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001] [20 December 2009]. doi:10.1093/gmo/9781561592630.article.409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3). 
  17. ^ 17.0 17.1 17.2 Millington, Barry. The Wagner Compendium: A Guide to Wagner's Life and Music Revised.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 2001a [1992]. ISBN 978-0-50-028274-8. 
  18. ^ Donington, Robert. Wagner's Ring and its Symbols. London: Faber Paperbacks. 1979. ISBN 978-0-571-04818-2. 
  19. ^ Millington, Barry.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conce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2008. 
  20. ^ Grey, Thomas S. (編).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Wagn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521-64439-6. 
  21. ^ Millington, Barry. Walküre, Die.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c [1992] [2022-03-12]. doi:10.1093/gmo/9781561592630.article.O0036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3). 
  22. ^ Dahlhaus, Carl. Richard Wagner's Music Dramas. 由Mary Whittall翻譯.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ISBN 978-0-521-22397-3. 
  23. ^ Deathridge, John. Wagner Beyond Good and Evi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ISBN 978-0-520-25453-4. 
  24. ^ Rose, John Luke. A Landmark in Musical History. John, Nicholas (編). Tristan and Isolde: English National Opera Guide 6. London: Calder Publishing. 1981. ISBN 978-0-7145-3849-5. 
  25. ^ McClatchie, Stephen. Performing Germany in Wagner's 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2008. 
  26. ^ Gutman, Robert W. Wagner – The Man, His Mind and His Music. Orlando: Harvest Books. 1990. ISBN 978-0-15-677615-8. 
  27. ^ Millington, Barry.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Die.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a [1992] [2022-03-12]. doi:10.1093/gmo/9781561592630.article.O003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3). 
  28. ^ Weiner, Marc A. Richard Wagner and the Anti-Semitic Imagination.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7. ISBN 978-0-8032-9792-0. 
  29. ^ 29.0 29.1 Puffett, Derrick. Siegfried in the Context of Wagner's Operatic Writing. John, Nicholas (編). Siegfried: Opera Guide 28. London: Calder Publishing. 1984. ISBN 978-0-7145-4040-5. 
  30. ^ 東方早報. 《尼伯龙根的指环》9月上海演出 看完需15小时. 2010-03-31 [2014-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31. ^ Godefroid, Philippe. 第五章:拜羅伊特──瓦爾哈拉天宮與聖杯堡之間—《帕西法爾》的遺囑. 《華格納:世界終極的歌劇》. 發現之旅. 54. 周克希/譯. 臺北: 時報文化. 2001年8月6日: 第102–103頁. ISBN 957-13-3329-8 (中文(臺灣)). 
  32. ^ Wagner, Cosima. Diaries 2 vols. 由Skelton, Geoffrey翻譯. London: Dent. 1978: 647. ISBN 978-0-15-122635-1.  Entry of 28 March 1881.
  33. ^ Stanley, Glenn. Parsifal: redemption and Kunstreligion. 2008. 
  34. ^ Newman, Ernest. Letter from Wagner to the King of 19 September 1881. The Life of Richard Wagner IV.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578. 
  35. ^ Kienzle, Ulrike. Parsifal and Religion: A Christian Music Drama?. Kinderman, William; Syer, Katherine Rae (編). A Companion To Wagner's Parsifal. Woodbridge: Boydell & Brewer. 2005 [2022-03-12]. ISBN 978-1-57113-45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3). 
  36. ^ Millington, Barry. Parsifal.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b [1992] [2022-03-12]. doi:10.1093/gmo/9781561592630.article.O002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3). 
  37. ^ 37.0 37.1 37.2 李威撰; 謝雯伃 (編). 華格納、納粹與猶太人:華格納與納粹關係 眾說紛紜. tw.news.yahoo.com. 台灣立報. 2010-12-08 [202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30) (中文(臺灣)). 
  38. ^ Fulker, Rick. 瓦格纳身上有多少希特勒?. DW.COM. 2017-08-05 [202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30) (中文(中國大陸)). 
  39. ^ 王先棠. 德國納粹時代 華格納「紅假的」. 聯合新聞網閱讀藝文. 2007-07-06 [2014-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中文(繁體)). 
  40. ^ 黃哲翰. 納粹與他們的產地(上):希特勒的魯蛇覺醒.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2018-11-27 [202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30) (中文(臺灣)). 
  41. ^ 41.0 41.1 德国作曲家华格纳与犹太人之间的情仇纠葛. 鄭俊騰名琴弦樂器有限公司. 2010-10-27 [2014-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中文(臺灣)). 
  42. ^ Stewart, Catrina. Discord in Israel over orchestra's plans to play at Wagner festival. The Independent. 2010-10-06 [2023-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30) (英國英語). 
  43. ^ Moss, Stephen. Dance with the devil: an Israeli orchestra in Bayreuth. The Guardian. 2011-07-26 [2023-08-30]. ISSN 0261-30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30) (英國英語).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NODES
iOS 1
mac 2
os 9
tex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