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梵語बोधिचित्तBodhicitta)就是成佛的心。菩提梵文為 बोध(bodhi),意譯為覺。大乘佛教中,佛果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為菩薩因行與如來果證的動力。《華嚴經》中說:「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

菩薩大乘佛教的修行者,欲為菩薩,首發菩提心,不忘失菩提心,誓願令眾生入無餘涅槃,而修四無量心」是發菩提心的前行。

寂天菩薩所造《入菩薩行論》中解釋菩提心需要兩個條件,一者緣眾生,即利益的對象為六道輪迴中的一切眾生,二者緣佛果,即不僅要令一切眾生獲得暫時的快樂,最終要令眾生成就佛果而獲得究竟的安樂。菩提心又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發願利益眾生令眾生成佛為願菩提心,發菩提心,受持菩薩戒即稱之為菩薩,發心後,調伏解淨化心性言行,修學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轉眾生行為六度萬行,恆常利益眾生即為行菩提心。菩提心為成佛之因,是佛道的精髓。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阿彌陀經》)」 大乘的其中一個學處就是修菩提心。[1]

發菩提心

編輯
  • 發菩提心的人,應具備以下之四種心:
  1. 大智心:不着我相 此心雖非凡夫所能發,亦應隨分觀察。
  2. 大願心:廣修善行。
  3. 大悲心:救眾生苦。
  4. 大愛之心:心存善念。
  1. 眾生無邊誓願度:菩提心以大悲為體,所以先說度眾生。
  2. 煩惱無盡誓願斷:願一切眾生,皆能斷無盡之煩惱。
  3. 法門無量誓願學:願一切眾生,皆能學無量之法門。
  4. 佛道無上誓願成:願一切眾生,皆能成無上之佛道。

其中, 或疑煩惱以下之三願,皆為我而發,如何說是願一切眾生?這裏有兩種解釋:一就淺來說,我也就是眾生中的一人,現在所說的眾生,我也在其內。再進一步而言,真發菩提心的,必須徹悟法性平等,決不見我與眾生有什麼差別,如是才能夠真實和菩提心相應。[2]

五種菩提

編輯

龍樹菩薩所造《大智度論》中,提出了五種菩提[3]。:

復有五種菩提:一者、名「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中發心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菩提——此因中說果。二者、名「伏心菩提」,折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三者、名「明心菩提」,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相,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所謂般若波羅蜜相。四者、名「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着般若波羅蜜,滅一切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五者、名「無上菩提」,坐道場,斷煩惱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聖嚴法師則認為這是菩提心的五種層次,學佛一開始就要發菩提心、成佛的願心,此即發心菩提。 第二是伏心菩提,「伏」是降伏的意思,就是降伏煩惱魔。自己知道心產生煩惱的起伏,就要用佛法的觀念、方法來調伏,譬如苦、空、無常、無我等觀念。 第三是明心菩提,明心是明智慧心,見清淨的佛性,也就是一般所講的見性或見佛性。明心菩提已斷煩惱一分,得無生法忍,所以到明心菩提階段,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了。 第四是出到菩提,「出」是出去、出離,也就是解脫;「到」是到達彼岸,也就是波羅蜜,度的意思。從生死苦海的此岸出離到達不生不滅的彼岸,這是第八地菩薩,從此不再受三界任何煩惱所困擾、影響。依小乘的佛法來講就是阿羅漢,不過,阿羅漢沒有修慈悲行、沒有修福、沒有度無量的眾生,因此從菩薩道來講,尚未解脫。如果阿羅漢要成佛,一定要迴小向大,廣度眾生,等圓滿了菩提,才能成佛,也就進入最後一階段——無上菩提。 「無上」是最圓滿的,是證到妙覺的果位,也就是佛。佛還是有菩提心,叫作無上菩提心。[4]

發菩提心真言

編輯

一切菩薩最初發心清淨真言:

唵(一)菩地(二)室多(三)牟致波(二合四)陀耶(五)弭(六)

Oṃ bodhi-cittam utpadayāmi


出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發菩提心品第十一》

自他交換和六因七果

編輯

菩提心是指為利一切眾生悉皆成佛,而我必須成佛來利益一切眾生。[5]

菩提心的修持方法有自他交換和六因七果兩種。 慈心是予樂之心,給予眾生快樂。

悲心是拔苦之心。

沒有出離心就沒有菩提心。[6] 菩提心可以和出離心一起修。

大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7]

自他交換的修持方法

編輯

簡單來說就是以大悲心,菩提心,把眾生的苦都給自己,自己的快樂都給眾生,把所有眾生都趨向成佛的果位。

六因七果的修持方法

編輯

知母,知恩,報恩,大慈,大悲,熱誠心,菩提心

知母

編輯

無始以來所有的眾生都曾經做過自己的母親,所以應把所有眾生都當成自己母親般看待

知恩

編輯

我們必須常念母親累世對我們的生育之恩。而既然所有眾生都曾做過我們的母親,那所有的眾生對我們都有無量無邊的生育之恩。

報恩

編輯

我們不僅要知母,知恩,也要報答母親對我們的恩德。

大慈

編輯

慈心是予樂之心,眾生快樂,我讓他更快樂。為報答母親對我們的恩德,因而生起眾生平等的大慈心。

大悲

編輯

大悲心:於一切眾生如母愛獨子之悲憫之心,也就是視一切眾生為平等,如同母親愛護唯一的兒子般的悲憫之心。

熱誠心(一般翻譯為增上意樂,但依尊法王的翻譯為熱誠心)

編輯

以眾生平等的大慈心,大悲心,利益一切眾生皆成佛

菩提心

編輯

依以上六個因,故而生菩提心(七果)。為利益一切眾生願成佛,而我必須成佛來利益一切眾生的菩提心。

相關著作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善根、福德、因緣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所以很多高僧大德均認為往生淨土,不能單靠阿彌陀佛的「他力」,修行者亦要以「自力」配合。他們亦需要在生活中,多修淨業三福來增強「善根、福德及因緣」。此外,極樂淨土是最殊勝的大乘修行道場;所以在淨土,每個修行人都發大菩提心,最終成佛,普度眾生。這些高僧大德認為修「淨土法門」的修行人不應獨善其身,抱有隻求自我解脫的小乘人心態;一定要以先發菩提心為基礎,才能鞏固善根,不易退轉,得以真正契入大乘的極樂世界。
  2. ^ 《李叔同談禪論佛》,中央編譯出版社,ISBN 978-7-5117-0868-2
  3. ^ 《大智度論》,卷53。
  4. ^ 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菩提心的五種層次
  5. ^ 福慧特刊第12期-第12-13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如何引發大菩提心
  6. ^ 《菩提道次第略論》導讀 - 中國藏族網通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沒有出離心就不能發起菩提心,所以,出離心是菩提道次第的第一要點。
  7. ^ 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以下逐段解釋《入中論》此頌涵義。 「以許悲為佛勝苗,初如種子」:對豐盛廣大的佛果來說,大悲心最初猶如種子,是出生菩提心之要因。

參考文獻

編輯
  N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