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天文观测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2年8月15日) |
| |
| |
台湾历史、台湾历史年表 | |||||||||||
---|---|---|---|---|---|---|---|---|---|---|---|
史前时期 | |||||||||||
荷治 1624-1662 |
西治1626-1642 | 原住民政权及部落-1933 | |||||||||
明郑时期 1661-1683 |
|||||||||||
清治时期 1683-1895 |
|||||||||||
日治时期 1895-1945 |
|||||||||||
战后时期 1945 迄今 | |||||||||||
其他台湾系列 | |||||||||||
台湾主题首页 | |||||||||||
台湾天文观测的研究发展,官方现以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和中华民国天文学会为主[来源请求],另外部分大学均有天文研究单位或观测所。例如国立中央大学天文研究所及鹿林天文台、台湾大学的天文物理研究所及凤凰山天文台等、清华大学的天文研究所及天文台,台北市亦有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台南市的南瀛天文教育园区。私人亦有文山天文台与垦丁水星天文台。在实务上也已经发现多颗超新星与百余颗小行星,在2006年则陆续命名小行星鹿林星、嘉义星(鹿林天文台发现)等。另外台湾学者亦有派代表参加世界性天文界的会议如国际天文联会[来源请求]。
历史
编辑日治
编辑台湾天文的近代研究可追溯自台湾日治时期。除了台湾总督府气象局的台北观测所与1936年建立的台北公会堂天文台(即后来迁移至圆山、再迁建士林的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等重要机构外,业余的天体观测同好会亦于1930年代左右成立,蔡章献便加入。
战后
编辑戒严
编辑1959年,蔡章献参加圆山天文台的设计与建造,并于1969年升任为圆山天文台台长。
千禧
编辑1997年,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正式全面开放,前身为圆山天文台。
机构与刊物
编辑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编辑在台北市士林区的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是台湾唯一较大型的天文科学推广机构,除推广天文活动与观星、太阳或特殊天象外,并出版《天文年鉴》、历象表、天文快报(馆内人员翻译最新之天文资讯、已被该馆网页之天文速报取代)、《台北星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等科普刊物;专业的刊物则有《太阳黑子年报》与《天文学报》。
台南市南瀛天文馆
编辑南瀛天文教育园区是由前台南县政府于大内区(原大内乡)所设立的天文教育馆,工程总经费约新台币6亿元整,建设共分五期:
- 天文观测区建筑工程:天文观测馆、入口意象天桥、观星平台、景观步道及直径9米的天文观测圆顶、
- 天文观测区展示规划暨周边环境改善工程。
- 天文展示馆新建工程:为三层楼之建筑,于2010年12月11日落成。
- 星象馆新建工程:采用目前全世界最新技术“全天域3D成像”数位星象仪,于2010年12月11日揭牌。
- 园区景观暨周边服务设施工程: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观星宿舍、商品服务区及环山森林步道等工程。
前二项已经完成,并于2007年元月起正式启用。未来全区工程兴建完成后,配合专业解说人员,园区整体功能性、服务性将更为完整 [1]。
台湾的业余天文
编辑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0年11月16日) |
由于台湾中央山脉中有不少十分适合天文观测与摄影的场所,主要城市均有天文协会或学会,各自定期到高山上举办观星活动,如星空飨宴、梅西尔马拉松等。在天文摄影方面,1980年代后较为进步与突出,在美国、日本等世界性天文杂志均留下不少台湾天文摄影家获选登载的照片。近十年较受注目的有陈培堃、林启生、杨德良、蔡元生、王为豪等人。蔡元生曾发现超新星SN 2006ds及两颗SOHO彗星。
传统的目视观测以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的太阳黑子观测最具成效,已经持续记录了一甲子[2];中央气象局天文站和交通部电信局的仑坪观测站(已停止观测)也曾进行相似的观测。此外,蔡章献于1952年1月18日发现麒麟座不规则变星(BDI8o1642,065208C),刘国梁在1968年起参与国际月掩星观测计划多年,并自制9寸反射镜以提升观测的精度与极限星等[3];陶蕃麟在圆山天文台时期除太阳黑子观测外,也曾从事月掩星观测[4]与参加东亚天文学会的火星目视观测,并与南政次合作翻译火星地名 (火星地名表)。
天文推广
编辑目前台湾的天文推广活动,官方如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南瀛天文教育园区、国立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等机构设立固定展览主题及非固定的展览主题之外,也针对特定天象发布预报并举办各种研习活动。天文社团方面自主举办推广活动也十分蓬勃,形态丰富,如街头天文、公园天文、偏远城乡天文活动及天文研讨会...等。中研院开放日目前也有天文游戏 还有天文学家和民众面对面做天文相关教育推广.
以街头天文及公园天文来说,比较积极举办的社团有:
1. 台北市天文协会 : 梅西尔马拉松活动。
2. 台湾亲子观星会:每个月在新北市碧潭游乐区及高雄市的文化中心办理观星天文活动。亲子观星会高雄部分同好在高雄文化中心定期办活动 ,新竹则是宝山德兰中心有天文课程 or 关新公园 或宝2水库办活动,或跟其他单位合作 , 如中研院开放日或台北天文馆或 台北环保局 类似如星空嘉年华 。
3. 台中市天文学会:定期在都会公园办理天文活动。
4. 嘉义天文学会: 春分日活动。
5. 台南市天文协会:每个月在林默娘公园举办天文活动。
6. 高雄市天文学会 : 捷运站或凹子底公园 。
7. 屏东天文学会 : 星呐 。
8. 台东天文学会 :
此外台湾亲子观星会在台北有开些天文志工相关课程 ,让更多有志天文推广人士可以学习. 偏远城乡天文活动方面来说,以台湾亲子观星会为主,深入台湾的深山服务,到天文景观最丰富但天文资源最匮乏的乡镇,分享美丽的星空。2013年和兰阳女中合作在宜兰做天文活动推广, 台北市天文协会以定期的举办天文研讨会为主,每年也会在台湾的垦丁举办梅西尔马拉松。
台中市天文学会在大型活动办理上甚为活跃,每年10~12月在合欢山翠峰办理的星空飨宴 (Star Party) 更是台湾天文的盛事,每年均会有上千人参加。嘉义市天文协会在两岸天文交流上很有贡献,多次与对岸合作举办的日全食转播成就斐然。
屏东活动主要 5~6 月 跟屏东县府在猫鼻头办 "星呐" ,有游戏摊位 还有观星活动。 南瀛天文馆会6~7乐友嘉年华 。
台湾本岛观星地
编辑- 北部: 基隆大武仑停车场 , 桃源仙谷
- 中部: 翠峰 , 昆阳 , 小风口
- 南部: 塔塔加 , 猫鼻头, 龙盘公园
参见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机构
编辑-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南瀛天文教育园区
- 国立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学附设天文台
编辑- 台湾大学垦丁天文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湾大学溪头凤凰山天文台[永久失效链接]
- 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国立成功大学天文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