𢀛方殷墟出土卜辭中見到的一個商代方國部落,根據卜辭記載,它們在商王武丁時期活動於商朝的西北部邊緣地區,位於土方之西,大致在今陝西省中部地區,太行山西北地區。𢀛方是商朝長期的敵對方國,可能與土方聯合與商朝作戰。卜辭中有𢀛方與土方同貞的現象。「𢀛」字是甲骨文的隸定字,其最初被解讀為「呂」,而後又被解讀作「吉」或「工」,關於此字的解讀目前尚無定論。武丁時期,𢀛方經常侵犯商朝西部邊境,掠奪田地、穀物,武丁曾派人到𢀛方進行監視、偵察,並多次征討[參1]。關於𢀛方的卜辭多達七百餘條,延續至祖庚時期,長於附近的方國,土方[參2]

學者王玉哲認為,商代的𢀛方,即為周朝的玁狁[3]。 趙平安在2002年《甲骨文「⿱工口」即「曷」字說——兼談羯的族源》一文中通過文字的演變論證𢀛方乃曷方。

參考文獻

編輯

    參:

  1. ^ 趙誠. 《甲骨文与商代文化》. 遼寧人民出版社. 2000年1月: 第1—17頁. ISBN 7-205-04151-1 (中文(中國大陸)). 
  2. ^ 晁福林.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年6月: 第322頁. ISBN 7-303-04144-3 (中文(中國大陸)). 
  N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