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袋角,又称沙袋角,系上海市市区北部一片区名,位于静安区北部海防路淮安路西苏州路交会处一带及普陀区莫干山路附近一带,因流经莫干山路附近处的苏州河形状凸出角状,类似叉袋这种上海一带常用的农具而得名。莫干山路以东河湾一带,后都被工厂占据,而叉袋角地名逐渐消失,惟安远路以南仍沿用此地名。[1]

远眺叉袋角地区(2018年)
叉袋角附近铁路上海东货站两湾一宅区域卫星图(1966年)
2008年拆迁中的莫干山路
叉袋角区片图,叉袋角本身即图右上角的河湾。

得名

编辑

《上海地名志》认为,此地因流经莫干山路附近处的苏州河形状凸出角状,类似叉袋这种上海一带常用的农具而得名[1]

但是,《法华乡志》则称此地为“沙袋角”。《普陀地名志》另记载一说:阜丰面粉厂兴建后,工人每日接触面粉袋、袋装面粉,两角叉开,形象河曲之角,乃将沙袋角改称为叉袋角。[2]

地理形势

编辑

该地南北有吴淞江两大河曲,曲度分别为90度和60度,北部河曲为凸出的三角半岛状,南部河曲为凹进的河湾。此处是明代中叶,吴淞江下游改道宋家浜的转折处。[2]

西岸

编辑

1896年,孙多森孙多鑫在叉袋角创办阜丰面粉厂,是中国第一家机器制粉厂。1912年,无锡荣家二兄弟荣宗敬荣德生也在相邻处创办福新面粉厂,二厂后并为阜丰福新面粉厂,即公私合营后的上海面粉厂[3]。今面粉厂已经作为文物进行保护[4]

1937年10月26日,日军投弹闸北,但炸弹偏斜落入租界一侧麦根路,也就是叉袋角西岸,不巧击中一部16路电车。据有关资料称,当时死伤乘客30余人,司机186号和查票员62号二人都遭难。

东岸

编辑

1909年,为抵御租界渗透,两江总督张人骏上书:“上海北市地方市面日渐繁盛,汲水不便……”后获准,授权李平书筹办闸北水电公司。于是,购地16亩于上海火车站西叉袋角一带,1911年竣工、同年9月27日落成,向闸北华界供水供电。1913年因债务纠纷改为官办,易名江苏省闸北水电公司;后因管理不善,1924年复为商办,易名江苏省立闸北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是时,营业区域为东北沿黄浦江至张华浜,西南沿苏州河至陈家渡,东南至公共租界,西北至彭浦、江湾。一二八事变后,日军入侵上海,华界地区遭轰炸炮击,水、电厂部分被毁,后修复恢复供水供电,受嘉奖。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再次入侵上海,闸北华界又遭日军轰炸炮击,位于叉袋角公司水电厂全毁[5]

轮渡

编辑

当地曾设置渡口,称为通济路船渡(1927年前称叉袋角义渡),南岸位于西苏州河路217号,北岸为光复西路1231号(通济路口)。1927年,承办人获准正式营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被迫停航,战争胜利后复航。1956年5月1日以资产入股方式并入上海轮渡,改用钢质渡船、钢踏步,后于1984年因修筑防汛墙而停航撤销[6]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上海地名志》编纂委员会;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地名志.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8.12 [2018-06-09]. ISBN 7-80618-52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2. ^ 2.0 2.1 普陀区人民政府. 上海市普陀区地名志. 学林出版社. ISBN 7-80510-137-X. 
  3. ^ 薛理勇. 街道背后:海上地名寻踪(续篇).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 174–176. ISBN 9787560837369. 
  4. ^ 上海市文广影视局. 普陀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2011-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5. ^ 上海市闸北区志编纂委员会. 闸北区志.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8.3 [2018-06-09]. ISBN 7-80618-43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6). 
  6. ^ 上海内河航运志编纂委员会编;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内河航运志.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6 [2018-06-09]. ISBN 7-80618-59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5). 
  NODES